吉林省长春市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终身学习深入人心 和谐社会全民共创
——2012年长春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恰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学习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和鲁昕副部长“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与推进继续教育事业建设结合”的批示,促进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完成长春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幸福长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各项部署,我市于10月15日—21日以“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为主题,开展了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科文全委会秘书处和各参与城市共同主办的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领导有力,保障活动周顺利举办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开展是一项惠及百姓、永不竣工的民生事业,长春市委、市政府给予其高度重视,近来年以“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为依托,以“长春全民学习网”为载体,不断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使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得到支撑、资源能够依托、质量可以保障。
今年7月,我市承办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协调会,并第二次扛起“全民终身学习”的旗帜,专门成立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领导小组,由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兰任组长,并在长春广播电视大学设立活动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安军担任主任。由长春市教育局、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承办,长春市民生办、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共青团长春市委、长春电视台、民盟长春市委,长春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协办。
在此基础上,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于9月22日颁布了《2012年长春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策划部署开展学习周活动。
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赵家治,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严冰,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卢福建,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姜晓东,长春市民生办主任赵首,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安军,吉林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郑迅,吉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处处长孙文斌等领导出席了我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
二、科学组织,参与面广,本届活动周盛大开幕
我市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80个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和20个乡镇数字化学习中心等单位,设有彰显特色的分会场,将LED屏幕、橱窗、板报、悬挂横幅作为宣传载体,制作了精美宣传展板及手册,总结了全民终身学习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发放近千份,积极组织居民开展学习周活动。
长春市教育局、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于10月15日上午,在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举行活动周开幕式,长春市教育局局长马军主持。特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学习体制机制建设咨询专家组专家严继昌,《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长春数字化学习港首席专家于志晶,天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金星,台湾绿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一言,吉林领军杂志主编陆金星等专家出席。参加开幕式的还有长春市各城区教育局的领导、驻长65319部队官兵、各社区和乡镇数字化学习中心、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方代表。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卢福建做出重要讲话。长春电大校长韩会民汇报了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在全民终身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已建数字化学习中心中涌现出来的9个先进社区、1个先进部队及10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吴市长等领导为新建的30个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20个乡镇数字化学习中心进行了颁牌,开幕式后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长春数字化学习港。
据统计,活动周期间参与群众近23000人,积极踊跃、热情高涨;活动项目总数量112个,各种讲座、论坛40余场次,宣传、展示活动20多场,规模盛大、地域范围广。
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终身学习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活动周围绕主题,结合实际情况,关注弱势群体,为全体市民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开展了全民学习大讲堂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取得了显着效果,营造了“人人可学习,时时能学习,处处是课堂,天天有进步”的氛围。
一是“专家五进”活动陆续展开。
由长春电大承办的“全民学习大讲堂”和长春电视台“流年碎影”栏目联合举办了“专家五进”,为百姓带来长春历史文化的知识普及,持续到10月24日,共14场,参与市民达2000余名。使百姓生活因学习而精彩,增加了精神生活的幸福体验。
“专家进部队”:7月,黄冬梅院长将《当代军人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指导》讲座送进了武警吉林省总队长春支队。
“专家进乡镇”:9月,李权教授将《农业科普知识》讲座送进长春九台沐石河镇。
活动周集中开展期间,“专家进社区”:曹保明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王连忠老师《北国春城的历史演变》。张民军老师《东北抗联史及其重塑的思考》。王庆祥老师《未满皇宫的人和事儿》。房友良老师《长春的园林史》。李昕阳老师《长春厅》。汤卓炜老师《长春自然历史》。
“专家进学校”:陈学奎老师《长春自然环境与城市沿革影子》。刘宝瑞主讲《长春市民报纸阅读的百年变迁》。
“专家进工厂”:曹冬雁老师《长春的城市由来、发展与在国史中的地位》。施立学老师《说长春,讲故事》。曹宝明老师《长春的老字号》。
二是举办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工作成果展。
开幕式当日,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由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承建的长春数字化学习港工作成果,发放宣传册、宣传光盘近400份。
2012年,连续三年被纳入长春市人民政府民生行动计划的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新建了50个学习中心;为3000名官兵进行了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近三年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分别被长春市委、市政府、长春警备区评为“科技拥军先进单位”、“拥军优属模范单位”,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吉林省军区评为“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在榆树市五棵树镇、德惠市五台乡等地完成20个乡镇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搭建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完成长春市家校互动、校车定位等多个软件系统的研发。
三是参与“全国首届社区旧物改造DIY大赛”。
活动周开展期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共同举办了“全国首届社区教育旧物改造-DIY大赛”,旨在探索和创新“寓学于做,寓做于乐,寓乐于生活”的社区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我市朝阳、宽城、二道、南关等区的30多个社区积极参加,共计310人提交了旧物改造作品。宽城区社区学院作品“收纳盒”获得“全国首届社区教育旧物改造-DIY大赛”三等奖。
四是开展“喜迎十八大,长春数字化学习知识问答”。
10月中旬,在长春全民学习网上开展了“喜迎十八大,长春数字化学习知识问答”,参与问答人员有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以及社区群众,共计910人。
五是主办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学习型城市发展”的高端论坛。
10月15日上午,论坛在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如期举办,参与人数近400人。全国高校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严继昌,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史超,吉林大学计算机与技术学院院长胡成全教授,分别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就全民终身学习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令人耳目一新。
六是展示农村生态种植技术培训推广成果。
10月15日暨活动周开幕式,由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赵家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严冰,为致力于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的“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亚格泥宝植物医学院”正式揭牌。长春电大亚格泥宝植物医学院积极探索“学校+企业+乡镇+家庭”四位一体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模式,创新教育为“三农”服务新途径,努力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这一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在广大农村培养全民终身学习理念,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氛围。随后,全体来宾带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农村生态种植技术培训推广成果展览。
四、贴近百姓,效果显着,各参与单位积极响应
活动周期间,我市部分部门和单位结合各自情况,利用多种教育资源,陆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培训、科普学习、参观展示等活动,以解决百姓身边大小事为己任,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为宗旨。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活动。
我市80多个已建数字化学习中心的社区集中开展了学习与培训活动,参与群众近万人。二道区东站十委开办了社区议事厅;宽城区天安社区成立了社区公共微博、电脑扫盲班,让使用电脑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牡丹园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电脑培训班、电子阅览室,营造“没有围墙的大学不再是梦想”;南关区百屹社区开展了四点半课堂、红领巾绿色网吧,让孩子和家长开心的数字化学习园地。
二是举办区域广泛的交流座谈会。
10月15日下午,台湾澎湖社区大学校长徐琼信博士在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座谈会,部分高校教师近百人积极参与。徐校长用图片和音像资料展示了澎湖社区大学远程教育及社区教育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座谈会上,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与澎湖社区大学就远程开放教育及社区教育等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
三是开展数字化学习型先进社区评比活动。
10月中旬,2011—2012年度先进社区评比于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举办。长春市教育局、民政局、民生办,以及学习港共六位负责人担任评委,最终评选二道区东站十委等10个社区为先进社区。
五、宣传广泛,媒体关注,全民终身学习深入人心
本届活动周开展以来,在部分国家级、省市级新闻媒体上大幅宣传并发布近30篇新闻报道。
7月下旬,通过凤凰网、中国文明网、长春市人民政府网、《长春日报》、《城市晚报》,对全民学习大讲堂送讲座活动陆续跟踪报道。8月初,中国教育协会网和吉林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网报道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协调会的召开。10月15日—18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新浪网、网易新闻、中国日报网、中国文明网、武进新闻网、中国证券网、和讯网、北方网、长春电视台、《长春日报》、《领军杂志》纷纷对我市活动周开幕式和相关情况进行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影响广泛,群众高度关注。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单位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以及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下,本次学习周活动办得有序、圆满、成功。促使市民将学习作为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在全市又一次掀起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浪潮,推动了学习型长春、幸福长春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