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教育培训产业消费升级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央广网记者 于闻 摄)
圆桌对话探讨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发展新路。(央广网记者 于闻 摄)
论坛后合影。(央广网记者 于闻 摄)
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 于闻)“惠+时代——2016中国教育培训产业消费升级高峰论坛”8月5日在北京中举行,旨在互联网+趋势下探讨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新路。
论坛上,在人社部、文化部重要嘉宾以及相关方面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华融融德与课栈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拓教育培训消费分期市场。此举将惠及广大培训机构,缓解流动资金不足、发展受限难题,同时可解决至少数十万名学员培训学费不足难题。此外,双方还将在包括股权投资领域及其他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据悉,教育培训市场和消费金融市场均具有万亿级体量,“教育培训+消费金融”的结合,是典型的产业优势互补,能产生“1+1>2”的效果。对于消费金融来说,教育培训是优质的消费场景,既能较好地解决套现难题,也能建构预期还款体系;对于教育培训行业来说,消费金融充分激发了消费潜力,促进市场发展。基于此,这次达成战略合作,率先创建“教育培训+消费金融”新生态,将对促进教育培训行业消费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先生分析,在互联网+趋势下中国产业升级加速,教育培训产品随之更新换代以适应发展,从而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升级打下良好基础。“教育培训+消费金融”将促进培训机构创新开发培训产品、提升教学品质、扩大规模,从而加强热门职业人才培养、推动就业,驱动消费实现产业升级加速。
赵宇杰先生在论坛上表示,正是看准了教育培训消费金融领域将赢来爆发式增长,因此提前布局这一万亿级市场,重在抢占市场先机。培训机构代表张大力先生认为,有了消费金融的支持,培训机构从教育培训产品的“被动研发者”变为“主动引导者”,明显带动了教育培训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据悉,“教育培训+消费金融”组合,不仅成为挖掘教育培训市场潜在消费需求的利器,更是促成产业新生态建立的孵化器。魏炜先生称,将用“教育培训+消费金融”的模式打造教育培训产品的标准化体系,更有效解决教育培训两端用户痛点;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完善行业标准,齐力共推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与互联网+接轨、获得高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