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技术

来源: 财富书院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企业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于是企业财产的安全、资金的有效控制、经营收益的稳定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注重的管理目标。

图.jpg

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技术

一、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概述

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取得收益,企业经营者必须设法保证投资者取得满意的收益,不然的话就无法吸引投资者。由于企业经营环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使得企业收益具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色彩。

(一)建立企业经营风险预警理念

风险表现为企业经营收益的不确定性,一项经营活动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而又不能确定,就叫做风险。经营风险就是企业实际的现金流收益与预计的现金流收益不同的可能性。经营风险的最大特点正是体现在不确定性上。

经营风险是主观意愿、预期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也就是说人们的意愿或预期与客观事物的实际发生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关系。这种不确定性在企业经营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确定性可能是损失的不确定性,二是不能如愿实现收益的不确定性。

收益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所有企业都必须对收益和风险作统一的考虑。任何忽视风险只追求收益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收益与风险是紧密相连的,要取得比较确切的收益,就必须预测风险,防范风险,对已经出现的经营风险进行有效的处理,或者将经营风险降至最低,从而保证企业一定的经营收益。因此有必要建立企业经营风险预警与防范制度,为企业经营和化解风险提供帮助。

(二)企业经营风险的特征

企业经营风险的基本特征是损失或者实现收益的不确定性。

1. 经营风险的客观性

经营风险的客观性,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或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就像自然界中的地震、洪涝等灾害和社会中的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冲突、矛盾一样都具有自身发展的客观性。这种风险的客观性在企业经营中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创办到企业发展直至企业消亡的整个企业生命周期都存在着经营风险,也就是说经营风险将伴随企业全部生存发展过程的始终。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从目标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过程、销售渠道等环节都存在着风险。三是企业经营管理职能中的每一个过程如企业决策、筹融资、投资、资产重组等都存在着风险。

2. 经营风险产生的不规则性

经营风险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在其产生过程中具有不规则性。也就是说,企业经营风险不像生产过程、营销过程那样,我们可以比较确切地掌握其运行规律,经营风险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出现,其危害程度、范围如何等都是以不规则形式出现的。经营风险的不规则性,有时表现为一种随机现象,更加剧了人们对其认识和掌握的难度。

3. 经营风险的可认识性

经营风险的产生虽然具有不规则性,但人们对于经营风险的规律性又是可以认识的,因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规律可循,都是可以通过预警、防范、处理等措施,化解风险或者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4. 经营风险的两面性

经营风险的两面性,是指经营风险既有给企业带来危害、损失的一面,又有为企业创造新的机遇,使企业获得发展机会的一面。也就是说,经营风险具有风险损失和风险价值的两面性,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遇到风险时加以把握。

二、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经营风险的产生有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主要来源有9个方面。

(一)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引起收益变动的风险。如果市场利率上升,那么企业的实际收益将下降,反之则上升。利率还会影响市场价格的下降,特别是影响债券、股票、不动产、黄金、期货等的价格。

(二)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使投资者所要承受的收益变动性风险。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表示通货膨胀率,我们日常所说的收益率都是名义收益率,名义收益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市场变动风险

市场力量的作用会导致市场收益率发生变化,经济繁荣时,购买力旺盛,商品价格上升;反之,经济萧条时,购买力不足,商品价格下降并产生积压,销售不畅,会造成一些企业破产倒闭。

(四)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投资风险的一部分,它是由投资的财务完整性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是投资者所投资的企业因信用变化所导致的投资者收益波动。由于违约风险而使投资者遭受的损失都不是真正地违约或破产的结果,投资者由于违约风险所遭受的损失,通常是由于企业财务完整性的削弱而引起的债券价格的下降--这种风险是预期风险。到真正发生破产时,陷入困境的企业债券的价格已接近于零了。因此破产损失仅是在财务状况恶化过程中,遭受的总损失中的一小部分。

(五)资产变现性风险

资产变现性风险是指企业出售资产时的价值损失,以及承担价格折扣和支付销售佣金而导致的资产收益变动。具有高变现性的资产很容易在市场上出售,而低变现性资产难以立即在市场上变现--必须要给一定的价格折扣或支付一定数量的佣金才能变现,资产的流动性越差,为了尽快的出售资产所付出的价格折扣和要支付的佣金也越多。

(六)行业风险

一个行业是由一些在市场上以同类产品相互竞争的企业组成的。行业风险是由影响这个行业的市场状况及组成这个行业的企业条件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在一个行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国际关税、行业产品的限额、或者行业相关税种、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的供给、环境约束、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因素,将同时影响到同行业的所有企业。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共同竞争的企业可能同时遇到经营状况的恶化。

(七)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源于不同力量平衡的变动。无论是出于政治的或是经济利益的考虑,只要它是通过政府的立法、司法或管理部门完成的,并最终导致了收益发生变化的情况就属于政治风险。在政治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国际政治风险,华为孟晚舟事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八)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资金有两大来源,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借入资金需还本付息,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首先要用来偿付利息,也就是使用别人的资金所要付出的成本。要取得收益是要付出一定的生产成本的,如果毛收益不足以支付利息,企业也就发生了亏损。若企业亏损严重,财务状况恶化,丧失了偿付能力,便会出现无法还本付息甚至招致破产倒闭的危险。企业财务风险中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企业经营情况看似良好,但资金流入不畅,造成资金链断裂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九)企业管理不善的风险

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正确与否,往往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产生重大影响,这可以从一些倒闭企业的经理人贪污、受贿、渎职、决策失误中得到例证。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最高管理者,在企业内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他们难免出错,有时管理失误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管理上的失误和错误决策会伤害投资者,但要预测管理上的失误和错误决策却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

以上是企业风险的主要因素。1-7项是市场经营中产生的风险,也称为外部风险;第8、9项是由于企业内部的原因产生的风险,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我们将主要介绍企业内部风险及其预警与防范。

三、企业经营风险发展的阶段和主要征兆

经营风险虽然具有不确定性、发生的不规则、随机性,但还是有它的规律,是可认识、可预警、可防范、可化解或降低损失的。

(一)经营风险发展的阶段

一般来讲,经营风险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显现期、崩溃期、灾难期。所谓的潜伏期,是指灾难尚未发生,人们还没有察觉;显现期是指风险已经发生或者显露,需要尽快的处置;到了崩溃期,经营风险已经很严重;经营风险处于灾难期,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了。

(二)经营风险的征兆

经营风险出现前后的主要征兆有如下7个方面:

1.利润持续降低;

2.市场萎缩或丧失;

3.资金紧缺,无力支付货款;

4.员工纷纷离去;

5.生产经营业务的中断;

6.诉讼案件增多;

7.工厂停产乃至倒闭。

这些征兆一般是逐步发生并不断加重的,使人们不容易及时察觉,但当这些征兆对所有的人来说都变得清晰可见时,企业可能已经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甚至是已经无法挽回了。

(三)难于发现经营风险征兆的原因

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经营风险的征兆,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了,但事实上,这些经营风险的征兆是很难被及时发现的,其原因在于以下4个方面:

1. 经营风险征兆的出现是潜移默化的,是悄悄出现的,要准确地做到经营风险预警是比较困难的,即使企业内部有人看到了危机的征兆,也很少有人敢于向高层管理者敲警钟,况且有些企业的中下层管理者往往喜欢报喜不报忧,因此,只依靠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自己的直觉去感觉潜伏风险的存在,是比较困难的,必须通过建立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机制的办法加以解决。

2.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自己经营的企业很有感情,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一种问题,那就是只注意企业中比较好的信息,听不到也不愿意听到不好的信息,因此从心理上来讲难于发现或者也不愿意发现经营风险的征兆。

3. 经营风险往往在两个地方容易发生,一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层内部,二是企业外部的市场,而恰恰是在这两个地方,企业高层管理者往往很难发现风险征兆。对于企业来说,各种信息多而杂乱,如何把杂乱的信息梳理清晰,辨别出经营风险征兆的信息也是比较困难的。

4. 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模式,很容易陶醉在自己的成功当中,不愿意接受环境变化的事实,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出现头脑发热,因此看不到经营风险的征兆。

四、建立企业经营风险预警制度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过程中以及发展中的各类风险越来越大,但在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中进行风险预警还处于一个认识、推广的过程。企业要有一个稳健的经营环境,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条件,就必须重视经营风险的预警。

(一)经营风险预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进行稳健经营的客观需要

现代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千变万化的,包含种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企业在这种动态的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中进行经营活动,客观上就存在着经营风险的问题。既然经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经营和风险又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有企业经营活动,就会有经营风险,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进行稳健经营,就必须进行经营风险预警。

(二)经营风险预警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很多行业中的竞争结果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是以一批企业被淘汰为代价的,面对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如果没有风险预警,避免或减轻各类竞争风险,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只有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捕捉市场机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自己。

(三)进行风险预警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企业的发展实质上是实现战略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但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风险乃至失败。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观来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达到平衡是极少见的,如果能基本或近似地实现这种平衡,就是很成功了,而不平衡是经常的、客观存在的,不平衡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就会产生风险,为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或尽量避免其发生,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进行风险预警,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