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到卓津蜂业实践学习
近日,由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局和细水乡政府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培训班》共59名黎族学员,在热带作物股吴烈定股长带领下,驱车200多公里到位于海口市永兴镇的海南卓津蜂业有限公司,进行蜜蜂饲养和柠檬种植技术管理的实践示范学习。
据了解,此次实践示范学习,是白沙县农业局2015年开展的《白沙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培训班》的延续。
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白沙县农业局始终把“对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培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当作重要工作内容来实施。白沙县农业局徐辉冠局长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关键在人”。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劳动者。
白沙县农业局根椐白沙县生态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机制,创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现代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摸索现代农民技术培训的新模式。2015年至今,共组织举办了各种农业种养技术培训班63期,受训农民5515人次;从而满足了农民实际需求,激发了农民创业热情,赢得了农民的喜爱,帮助农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以位于牙叉镇东部的南仲村委会为例,全村人口1294人,仅有耕地面积1343亩;其中水田413亩,林地占930亩,可耕水用仅有413亩,人均不到0.4亩。如以传统农业耕种收入脱贫,条件不足,难度很大。但是,这里的生态资源相当丰富,四季花香蜜流,是发展养蜂产业和特种热带水果和南药的好地方。
据介绍,白沙县农业局经过摸底调研后,在南仲村委会举办了几次养蜂技术培训班。2016年1月底,扶持给南仲村委会中华蜜蜂2538箱,至今仅三个多月,目前蜂群已发展到3200多群,收取蜂蜜10000多公斤,农民总收入达80多万元。南仲五队的黎族农民符桂元,分得10箱蜂,现已发展到23箱,收获蜂蜜136市斤;在今年的三月三节,包装在玻璃瓶出卖,收入近2万元。南仲二队的村干部王桂文,分得10箱蜂,5月12日收取蜂蜜115市斤,出卖给海南卓津蜂业公司,收入11500元。其他农户由于饲养管理技术的高低,收入略有高低。
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理念、培育“新主体”,白沙县农业局李少荣副局长深有体会,他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新型农民,不单是劳动技能培养、更要注重思想观念培养。我们提出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敬业、爱业”的“生产精英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作为当地各种农业产业的带头人。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省内外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学习,引进优良品种,学习成熟的生产管理技术、经营方法;或者利用这些企业现成产品加工手段和销售平台进行合作,使农民辛苦生产的产品畅销获利。(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