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让外来务工人员“长本事”
工地干完一天活,饭后坐下学技能。如今,我市(合肥)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已有1653所,根据农民工个体需求,机动设置培训课程,帮助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提升技能,培育一批技术专业、素质优良的新型建筑工人。
作为在合肥最早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建筑企业之一,安徽三建工会主席唐永慧介绍,随着合肥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每年通过业余学校培训的农民工达到近10万人次。在合肥市区,凡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1000万元以上的工地,均按要求设立了农民工业余学校。在四县一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5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也必须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
截至目前,全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数量累计已达到1653所,从事培训教育工作人员、管理人员2132名。市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处的负责人介绍:“全市现有建筑务工人员80多万人,在建设领域形成了‘政府为主导、企业来主办、民工成主角’的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