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全面科技培训体系 助大学生可持续性创业
据中国科协调查显示,2015年新毕业大学生中创业人数同比增长近1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号召和各种政策支持下,大学生创业热情进一步提升。但是,科技含量不高、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创业的大学生,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孙维建议,构筑全面科技培训体系,助推大学生可持续性创业。
■特派记者 吕华
问题一
科技含量不高 创造性项目不多
全国人大代表孙维发现,现在大学生创业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可持续性差、创造性的创业项目不多。
陕西2015年在校大学生人数109.97万,排名全国前列。据团陕西省委发布的《2016陕西青少年创业政策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陕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业中最多为批发和零售业占18.9%,其余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3.7%,住宿和餐饮业占13.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9.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7.4%,教育行业占7.4%。
从这个比重来看,科技型创业较低,即使存在的一些科技型创业,也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和O2O领域中,这两个领域当前存在明显的赢者通吃的局面,相应也会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和可持续性。
问题二
科技知识存储不够
孙维说,大学生创业也必须和所有创业者一样,进一步推动创新对创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技术研发和转化对创业的核心支撑作用,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够有可持续性。
孙维在与创业的大学生交流中发现,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参与到科技型创业体系中,还是和其科技的知识储存量不多有直接关系,再进一步调研发现尽管有全国性的科普日,但当前对于创业者尤其大学生创业者的扎实科技培训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专项纵深型的科技培训。
破解
加大科技培训 促进可持续性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孙维表示,要想推动大学生可持续性创业,必须加大创新和科技转化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撑作用,尤其要加大科技培训对大学生创业的降门槛、促氛围的作用。
孙维建议,政府要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课程中或业余时间定期开设科学技术普及课程,在大学生创业培训课程中要提高科技型课程比重,增加科技型导师比重,在全国科普日期间,要广泛开展推动科学家走进每个学生身边的活动,利用各种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在全国举行各种类型的科技知识大奖赛,在全国所有城市都建设不同层次的科技博物馆。
同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企业或社会组织组建懂科技、语言表达力好的科技导师团队,通过视频、电视公开课等形式,利用互联网和公共教育平台,打造出科技普及型产品,向全社会尤其大学生创业群体进行义务推广。
另外,在政府支持的各种创业引导资金中,定向投向一些市场化、专业性、纵深性强的科技型培训公司,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办公房租等各个方面进行扶持,在最快时间段里培育出多个市场化科学技术培训的龙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