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让更多人“老有所学”

作者:李坚、潘俊强、杨文明   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晚上9点,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重庆市老年大学门口,不少大爷大妈拿着板凳排起了长队。此时,距离学校接受报名时间还有12小时。

  重庆市老年大学由重庆市公办,从最初的100多平方米到现在的2700多平方米,不管办学规模怎样扩大,“报名难”的情况却基本没有改善。58岁的宋丽萍是老学员了,她说,第一次报名时,她是当天早晨7点到的,当时整个教室都已经坐满了。“后来才知道,好多人是半夜就去排队占位,因为老年大学太火了,托熟人报名都不行,必须得亲自排队。”

  老年大学入学门槛低,没有户籍限制,只要排队就可以读,专业设置多样,每学期学费仅需150元,因而吸引了很多老人。

  据副校长周炜介绍,重庆市老年大学有9个系、34个专业、104个教学班,学员6000多人。舞蹈、音乐、健身、应用技术是比较受老年朋友们欢迎的专业,尤其是健身、舞蹈专业。宋丽萍读的就是舞蹈系,每周上两节课,每节课1个小时。

  宋丽萍也报过一次民办老年大学的舞蹈班,收费和公办老年大学差不多,但专业种类比较少,人气不旺,报名也容易,很多课程开学一个月后还能报名插班。其他同学报过外面的舞蹈班,收费普遍比较贵。在宋丽萍和她的同学们眼中,老年大学是给老年人的福利,在这里既能学东西,又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一点上,帮母亲来报名的田菁也很认同。田菁说,父母年轻时忙于工作,兴趣爱好没机会发展,现在退休了,空闲时间比较多,来老年大学,他们的生活丰富了,子女也放心。“我到老年大学看过,那里的老年人精神面貌很好。”

  老人和子女对老年大学的认可,让老年大学的管理者们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不小的压力。虽然2008年就开通了重庆市老年现代远程教育,最近还和电视台合作,把老年远程教育课堂搬上了电视,学校报名难的情况仍然存在。

  “老年人的终身教育工作,既需要自上而下的行政法规作保障,也需要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校长钟旭秋说,有些老年人一旦进入老年大学就不愿意出去,自诩为“留学生”或“博士后”,里面的人不出去,外面的人就不易进来,不利于老年教育公共资源的普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