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园创新市民教育方式 居民不出社区“上大学”
“我老婆是法国人,我们采取中西方结合的方式培养孩子,当孩子一个月大时单独睡一间房,一岁半时一个人吃饭,现在孩子二岁零四个月,已经能说中文和法文”家长盛兵说。9月27日下午,天心区湘园社区市民大学“四十不惑”心灵沙龙活动亲情上演,当天讨论的主题为《爸爸去哪了》,省著名心理学家徐军,省商学院教授、著名女性文化研究学者骆晓戈,中华商会领袖联盟主席团主席伍继延,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社区市民大学校长李丽与普通市民一起交流探讨孩子成长教育问题。近年来,该社区在全国率先创立市民大学,他们通过引进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总站、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等公益组织,广泛深入开展市民教育,特色显著,形式多样,为广大市民所喜爱。
市民教育范围广,层次不一,“教材”的选择是关键。该社区从发生在市民身边的点点滴滴入手,以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导市民。社区“四十不惑”沙龙活动一发起,立即引来了市民的广泛参与,尤其是中小学生家长。他们通过“寻、访、找”,确定每期活动主题,通过嘉宾访谈、沙画表演、亲子互动、案例解析、才艺表演等形式,面对面与群众交流,释疑解惑。
为了扩大市民教育的影响,该社区在全市首创“长沙1号鸟巢书屋”,发动志愿者们把自己的藏书捐出来,放进书柜。“鸟巢书屋24小时免费开放,市民如想带走一本书,必须留下一本书,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关注。”湘园社区书记徐卫星告诉记者:“鸟巢书屋虽小,但它肚子里的内容却不少,里面摆放了市民读本、幼儿读物、理财宝典、健康养生等40多本图书”。
针对未成年人,湘园社区则将他们的“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组织了“放飞少年中国梦”暑期公益励志夏令营、“宝贝来了一小时”俱乐部等活动,让孩子在放学或放假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军事训练、整理内务、外出参观、学习书画、作业辅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