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图书馆受追捧 一年借阅书籍160多万人次
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记者在街头向50位市民提问,结果显示,多数市民不知道读书日是何时,部分市民一星期不一定读一次书。据相关报道,第12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20日在北京发布。该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58.1%。数字化阅读首次超过传统阅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公布了相关数据。他指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调查对成年人群的调研放开了年龄上限70周岁的限制,因此,本次调查对象为中国全年龄段人口。“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57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1.3%,农村居民占48.7%。”
多数市民不知“世界读书日”
你知道“世界读书日”吗?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国更是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已正式启动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
今年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东方生活报记者在街头以随机采访的形式,随机调查了50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市民。调查显示,有36人不知道世界读书日;有8人表示听说过世界读书日,但不知道是哪一天;只有6人知道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还有不少人反问东方生活报记者:“还有这样一个节日吗?”
“下班后逛街、看电影,还要约会,回到家就九十点钟了,洗完澡就差不多到睡觉时间了,睡前再刷一刷微信、微博,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更别提读书了。”一位名叫范燕的年轻女孩说,她很少一下班就回家,一般都有应酬,回家听一听音乐,洗脸卸妆,时间都不够用,根本没时间看书。
一位35岁的受访市民表示,有了家庭后,全身心都用在照顾老公和孩子上,光是买菜、烧饭、做家务就忙不过来了,有时候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功课。“这些事情忙完,整个人都累得不行,只想赶快睡觉,哪还有心思看书。”
在采访中,“工作忙,没有时间”是多数受访者没时间读书的理由。部分市民向东方生活报记者坦言,有时候一周都不一定拿起一次书本。也有一位18岁的学生表示,他喜欢打篮球,对读书一点兴趣都没有,除了教科书,平时偶尔会看看课外书,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出于兴趣。
电子阅读成为阅读的“宠儿”
在第12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中,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0个百分点,“可以看到数字化阅读增长迅猛,并在2014年首次超过了传统阅读方式。”魏玉山说。
调查显示,在数字化阅读中增长最快的是手机和微信阅读,后者也是此次调查首次引入的项目。数据表明,中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51.8%,较之去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33.82分钟,成年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成年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仅为18.76分钟,不到微信阅读的一半时长。
“手机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市民胡先生告诉东方生活报记者,他每天上下班都坐公交车,为了打发时间,就下载一些小说放在手机里,路上拿出来看。
50岁的市民刘雪梅说,自己之前每天睡觉前都看报、读书,但后来儿子给她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她也学上了用手机看电子书,现在时不时要拿出来看看,纸质书籍反而不怎么碰了。“的确是电子书比较方便,想看的书网上都有,一些付费的书籍价格也十分便宜。”
一位受访者向记者说到了类似的问题,一开始他是有看书的习惯的,但是当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发达后,渐渐地就开始习惯这些网络带来的便利,“比如我买一本书,如果我随时随地想翻阅,我就要到哪儿都带着它,不方便,很重。如果我把书下载到手机里,就可以很方便地带到任何地方。”采访中,电子书“携带方便”的优点很受市民推崇,但也有市民表示,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很伤眼睛,而且电子书读起来也没有纸质书那么有“感觉”。
纸质书籍依然被人喜爱
根据盐城市图书馆2014年全年的统计数据,来图书馆借阅书籍人次有160多万,书刊的外借阅览人次达到了近140万,其中图书外借1201650人次,期刊外借10379人次,书刊阅览155235人次。“来借书的市民各个年龄层都有,青少年读者喜欢看励志、能够解答成长困惑方面的书籍,中老年喜欢看养生、健康方面的。”市图书馆社会工作部苏宇波主任告诉东方生活报记者,寒暑假期间,来借阅的青少年会比较多,平时则以成年人居多。
有一些市民仍然对纸质书本情有独钟。市民喻先生是席殊书店的常客,他认为,手上捧着散发油墨味的书本更好,可以在上面做些笔记。“虽然电子书、网络等丰富了大家读书的渠道,但我依然觉得只有翻阅纸质书籍才是真正的阅读,那种书香气是电子读物不能给予的。”喻先生说。
“工作虽然忙,但下班了还是能挤出时间看书的,关键是没有养成平时看书的习惯,把时间都浪费掉了。”受访者张婧说,比起看书打发时间,各种消遣的方式太多了,“看书是需要沉下心来的,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聚会、吃饭,但年龄渐渐大了之后,发现知识的积累很重要,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谈吐。”张婧表示,现在她基本上每天睡觉前都要看一阵书,不管时间长短,让自己养成看书的习惯。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全民阅读”,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提到“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并结合自身经历体会,认为“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