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关于成立鸡西社区大学的请示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8日

 

 
    鸡教呈﹝2015﹞号                                                     签发人:俞景福
 
 
关于成立鸡西社区大学的请示
 
市政府: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鸡西广播电视大学自2010年起开展了各项社会培训,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现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设立社区大学 社区教育学院备案工作的通知》(黑教职成函〔2015〕271号)要求,拟成立鸡西社区大学,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我市社区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基于鸡西广播电视大学在社区教育中已具有经验,恳请市政府依托鸡西广播电视大学成立鸡西社区大学,不断完善我市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
特此请示,批复为盼。
 
附件:鸡西社区大学成立工作方案
 
 
 
鸡西市教育局  
2015年11月25日
 
 
 
 
 
 
附件
 
鸡西社区大学成立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我市社区教育科学发展,充分发挥鸡西广播电视大学在社区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设立社区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备案工作的通知》(黑教职成函〔2015〕27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社区大学组织结构
设立社区教育组织体系,主要采取“一级领导、四级办学、四级管理、四个固定”的形式来实现社区教育工作目标。
一级领导:即社区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
四级办学:即依托鸡西广播电视大学组建鸡西社区大学;依托区(县)级电大和职业学校设立社区教育学院;依托街道、乡镇设立社区学校;依托社区、村委会、企业设立教学点。
四级管理:即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企业)四级组织,统一管理办学工作。
四个固定:即固定的办学场所、固定的师资力量、固定的学员队伍、固定的授课组织。
二、社区大学运行机制
(一)领导机制
1.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社区教育作为政府工作目标之一,纳入各地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重要内容。
2.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并设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或实体来承担本地区的社区教育任务。
(二)政策机制
1.市政府以社区大学为龙头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发展的规章制度,把社区教育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政府制定颁布《鸡西社区大学章程》,对社区教育予以准确定位和功能划分,确立其法律地位,依法办学。
2.按上级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社区教育财政投入政策。
(三)管理机制
1.社区大学由鸡西市人民政府主办,鸡西市教育局主管。
2.社区教育领导委员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教育局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社区大学校长由鸡西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兼任。鸡西社区大学与鸡西市广播电视大学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3.社区大学是全市社区教育工作的业务主管机关,指导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教学点的教学管理,形成完善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
三、社区大学主要职能
承担政府授权下的行政管理、统筹协调、教育研究、宣传推广等职能,整合利用上级电大和社会各类优秀教育资源,沟通融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心、成人继续教育中心、职业培训中心、对外合作办学中心。具体负责全市社区教育的规划、指导、管理和考核评价;协调全市各社区教育机构,服务于全市社区教育与全民学习活动开展;整合并开发全市社区教育的网站、课程、人力、信息等资源,为社区教育开展提供丰富优质资源;集全市研究力量,承担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宣传推广研究成果,扩大社区教育影响;指导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乡镇社区教育学校、村街道社区教育分校工作,促进社区教育整体上水平。
四、社区大学教育教学模式
根据社区居民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重点抓好在职人员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社区内的婴幼儿教育、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互联网+等,设立“教育超市”、实行“菜单式”培训。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广播电视传播系统、多媒体课件音像播放系统,在市电大网络教育基础上,建立完善“鸡西市民学习网”,组织教学资源,实施教育教学。
五、保障措施
要把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