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对曲靖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层思考

来源: 中国社区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4日

  地处祖国西南边锤重镇的曲靖市,是珠江的发源地、云南的第二大城市。长期以来,社区教育工作“按部就班、有模有样”,在云南省内一直领先于其他城市。近半个月以来,通过教育部职成司精心安排的自学研修与周密组织来上海的集中学习,特别是聆听了全国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研究的知名专家、教授们的讲座,亲临上海奉贤区、闵行区、黄埔区观摩体验特色示范社区教育,理论与现实的耳濡目染,让我豁然开朗,对照本地区过去的社区教育工作实际,有无尽的感概与深层的思考。

  一、本地社区教育工作的现状

  1、认识模糊,定位肤浅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非功利性的社会化的新型教育,其发展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与配合。然而,当地的现实情况是,一些政府领导包括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社区教育人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肤浅,受制于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观念封闭,认为社区教育可搞可不搞没有多大差别,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从而使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教育整合功能;加之不少社区居民对自我学习的要求不强烈,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存在着从业时无意学习、失业时无心学习、享受时不愿学习的现象。

  2、模式单一,内容单调

  本地的社区教育主要依托三种模式:(1)“学校为主体”的模式。主要是中小学校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进行的活动。(2)“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为中心”模式。主要是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作为社区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有针对性的开展以社区服务及社区文化为着眼点的教育活动。(3)“大型企业为中心”的厂区模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相关业务、技能培训活动。以上模式,大多是围绕休闲、娱乐、文体活动、岗位培训进行的,年复一年,长此以往,社区教育缺乏活力与吸引力,形式单一了,效果乏味,参与的人也逐渐减少了。

  3、保障缺失,效果欠佳

  (1)没有落实严格规范的社区教育工作管理机制,年初布置,年终检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形式(照片、资料),不重效果;没有形成“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支持;目前社区教育处于无章可循、短视松懈、放任自流的状态。从运行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整合统筹不力、关系不顺、部门分割等问题。具体说,社区教育的开展涉及财政、教育、民政、劳动、文化、卫生、城市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相关部门的合作行为。但是,目前社区教育领导机构主要是教育部门,而教育部门职能范围有限,难以统筹协调相关单位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各有关部门各自为政,相互间缺少工作交流沟通,严重影响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3)没有建立和形成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由于在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较多,致使社区教育没有稳定的专职队伍,且素质良莠不齐。

  (4)有限的社区教育资源不能充分整合和利用,更没有专门的机构研究社区教育,这些都难于保证社区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4、活力缺乏,差异较大

  本地社区教育由于受经济发展与城乡区位条件的影响,发展极不平衡。从总体上看,经济条件差的滞后于条件好的,农村滞后于城市。从推进工作层面看,学校优于居民小组,老人优于中年人,妇女优于男子,城中优于城郊,娱乐活动优于文化活动。另外,缺乏专业教师及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和相应的设施设备,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人员和资金、激励机制,导致活力不够。

  二、对开展本地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通过这次紧凑有序的全国社区教育专题研讨培训,加深了我对社区教育的深刻理解,激发了做好社区教育的热情,找到了开展社区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得到了很多启示。

  1、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代表我国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方向,是推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之一,是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社区教育具有综合性,可以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社区成员应从学校教育的狭隘教育转变到全民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终生教育的大教育观念上。要改变重人才培养、轻公民素质提高,重经济、轻教育的旧观念,确立社区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的新观念。

  2、加强社区教育统筹规划,促进社区教育均衡发展。要以城乡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依托,进行社区教育的总体决策,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结合政府与民间的力量,运用组织与教育的方法,将经济建设与社区建设连结在一起,进而将地方建设与社区建设连结在一起,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搞形式走过场。

  3、呼吁地方政府主动作为,加快立法进程,实现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的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 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只有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规划统筹社区教育工作、协调各部门、整合社区内各类办学资源,进而形成社区内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实现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4、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采取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且逐年有所增加。

  5、通过建立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社区学校为骨干,基层办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把社区教育触角伸向社区各个方面,优化社区教育办学体系。

  6、加强社区教育研究,使社区教育从经验水平提高到科学水平,将其引向规范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社区教育实践。

  7、因地制宜,埋头苦干,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用心做实做好社区教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根据居民的需求和与之相匹配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真正让社区教育成为人的终身教育平台,成为促进人与社区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

  8、与时俱进,创新社区教育模式,努力促使社区教育从简单传统的培训活动升华为培育构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的有效手段。(云南曲靖麒麟区寥廓街道中心学校 丁勤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