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民工也需“精准培训”
“外出打工,没有任何技能,只能做一些临时的小工,一个月下来工资还不够吃住,更别说靠着工资养家了。”这是省两会前夕,记者来到儋州、临高两市县采访时,听到一些已返乡准备过年的农民工的呼声。
1月21日,当记者走进临高县新盈镇抱东村,42岁的村民王小兵刚刚从广东惠州一处建筑工地返乡。他去年一年在惠州打了5个月的零工,收入按天计算,每天80元。但是由于没有任何技能,王小兵只能在工地上搬运水泥。由于不是每天能找到活,因此去年一年他真正的工作时间只有80天,收入只有6000多元,刨去外出开销,所剩无几。
抱东村村委会主任陈不礼告诉记者,目前该村村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于新型技能掌握的难度较大,外出务工人员只能从事最低级的体力劳动,导致无法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这种情况在临高农村较为普遍,很多农民希望政府开展培训,提升自身劳动技能以提高收入。在随后对儋州市南丰镇、光村镇等地农村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村中的村民们均因文化素质不高,无法掌握一技之长,导致打工收入较低。在儋州市南丰镇志文村,一些村民因外出打工费用抵不上交通、住宿费用,宁愿待在家中靠橡胶种植,也不愿外出打工。
“希望政府能够给农民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针对他们文化程度低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并给他们传授外出务工的一些维权常识,让他们摆脱贫困。”在采访中,陈不礼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