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工社区学习圈”可圈可点
3年来,公益组织农民之子与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合作共同推出的“农民工社区学习圈”项目,先后培育组织贴近职工需求的学习圈30多个,有家政技能、营养早餐、英语角、诗文赏析、亲子课堂、尤克里里、中医养生,以及古筝学习圈、吉他学习圈、广场舞和大秧歌学习圈、布艺贴画学习圈、瑜伽学习圈等,每个学习圈最少也会持续活动三五个月,学习圈每年惠及农民工万余人次。
“农民工社区学习圈”,这是一个深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其可圈可点之处在于,社区通过各种学习圈“圈”住农民工人和心。家政技能、营养早餐圈,可以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英语角、诗文赏析学习圈,可以满足农民工的文化学习求知的欲望;古筝学习圈、吉他学习圈可以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国农民工已达2亿之多,他们带着城乡差别的历史烙印来到城市务工,成为我国一支新型的产业劳动大军。他们的劳动报酬等物质生活福利已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但是农民工精神世界贫乏,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据某项调查显示,打工之余农民工做得最多的是睡觉(35%)、看电视(34.7%)和聊天(25%),还有15.1%的人将闲暇时间花在打牌和打麻将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农民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他们不仅是渴望物质的富有,更希望精神层面的多元需求,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苍白,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不仅需要金钱,也应有精神文化生活的有力补充才会幸福滋润,后者不应成为“奢侈品”。
拿破仑曾说,“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使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可见,知识对于人们是多么地重要。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尤为显现。新型农民工不是卖苦力的代名词,他们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与时代合拍。“农民工社区学习圈”是农民工的好去处,不仅是求知的“充电站”,提高技能的“加油站”,而且也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