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百花育苑”名师公益性家庭成长扶持计划
青岛
内容简介:
“百花育苑”名师公益行项目,是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办事处“党建惠民”项目,也是在民盟市委和民盟市北区工委的领导下,由民盟市北教育基层委员会与延安路街道办事处共同承办的公益服务进社区项目。
此项目发挥民盟市北教育基层委员会名师优势,同时邀请青岛大学陈兴华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大众网记者团队,借助延安路办事处社区公益平台,为社区困难家庭提供学科辅导和家庭心理成长的公益服务,开阔孩子的眼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此项目内容丰富,有英语课程、百科知识、小记者课程、非遗传统文化课程、父母课堂、儿童心理成长课程和社会实践参观课程,让学生们在社区能够得到名师的公益课程服务,得到健康快乐成长。
此项目于2016年3月开启,至2019年7月,我们共安排了四期课程共200多节课,10多次研学参观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英语、文学、百科知识、小记者演讲写作课程、父母课堂和学生心理成长课程,还有非遗传承锔艺和扎染的手工艺学习和参观游学活动。
此公益项目得到了民盟市北教育基层委员会广大盟员的积极响应,还得到了青岛大学陈兴华老师心理学志愿者团队的支持和大众网记者团队的支持。
民盟市北教育委员会盟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中。盟员市北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裕菁主任给孩子们带来有趣的英语课程,盟员、16中徐建军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青岛历史我知道”的课程;盟员、17中吕运芬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显微镜,让孩子看到了奇妙的生物世界;盟员44中方翠红老师、马红庆老师分别给孩子们带来了地理课程和科技活动课程。民盟盟员钟宪涛老师和刘巧玲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文学欣赏课程。盟员、上清路小学教师陈继红给孩子父母带来了家庭教育的讲座。
项目还得到民盟青岛大学基层委员会陈兴华教授的大力支持。陈兴华教授为延安路辖区内的学校家长进行《解读青春期》的大型公益讲座。陈兴华老师的志愿者团队带来了“让爱回家,伴爱同行”系列父母成长课和儿童心理成长课程。 父母成长课程以“如何爱孩子”为主题,进行了“你了解自己的孩子”“真正的爱是什么”“如何表达才是爱”“爱与爱的能力”等系列课程。儿童心理成长课程以“如何交往为主题”,进行了“遇到事情好好说”“与好朋友一起做”、沙盘游戏等课程,在此,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项目还有独具特色的小记者课程,大众网金红蕾的小记者课程,演讲与口才,采访与写作,摄影新闻等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项目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非遗文化传承进社区。非遗传承人孙大雷老师将锔艺体验带到了课堂,非遗传承人孙珺琦老师带孩子们体验非遗项目扎染,有孩子还写了作文在报纸上发表。
项目还有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在假期,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参观青岛海洋大学,由海大科学家赵侠教授亲自带领参观实验室,让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实践课,还参观老舍故居,了解作家老舍的生平事迹,还参观了登州路办事处举办的城市秀场,感受老城区的街道文化和艺术的结合。
此项目多种形式多样的课程,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大家纷纷为延安路街道办事处和民盟市北教育委员会的这一公益社区课程项目点赞,认为街道办事处充分汇集各方资源,想居民所想,为社区的家长和儿童的成长做了一件大好事。
“上次让外孙参加了小记者课程后,后来每期的活动我们都参加,周末让孩子学习不同的课程,长见识,开拓视野,真是太好了。”在活动现场,一位银发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告诉记者,以往外孙周末都是和他在一起,他也不知道带他做点什么,现在每个周末都过得很充实。“我一直都关注着群里的消息,一看到有公益课程报名的消息,就赶紧抢名额。要感谢街道办领导为我们这些社区的居民办实事啊!”
孩子们参加学习收获很多。有位同学参加扎染活动后写作文登上报纸,妈妈很高兴,在微信群里给老师报喜。
有这样一个实例,社区困难家庭孩子的文雪莉同学,多次参加我们的公益课程,她在亲子心理成长课上,流着泪说:“我希望爸爸身体好起来,希望爸爸有份好工作”,爸爸也深情地说: “我希望女儿能好好学习,我爱你。”父女俩深情的拥抱在一起。那一幕,让在场的家长孩子和老师非常感动。这一刻,让父母和孩子都开始了自己的成长旅程。从此,文雪莉同学经常给老师发一份作业,说几句话,学习有了很大进步,爱让这个家庭走上了成长之路。
百花育苑名师公益行家庭成长扶持计划,持续为社区学生和家长提供公益课程,为家长的学习成长服务,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深受社区广大群众的喜爱,活动多次在大众网、新闻网等网络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