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北仑区春晓街道首期“阿拉学方言”培训班开班了

作者:郑海波   来源: 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成校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方言无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外出旅游、工作,“地域属性”也渐渐模糊起来。为了让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了解、学习且能讲宁波话,利于同当地基层居民交流。为此,2020年12月30日,北仑区春晓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街道成人学校举办了“阿拉学方言”培训班,来自街道、社区的年轻干部参加了此次“阿拉学方言”培训。

//www.3jjedu.com/d/file/79713953.jpg

  “妈妈叫阿姆”“父亲是阿爹”……来自三山学校的退休教师、街道成人学校社区教育讲师团成员邵福达老师为“阿拉学方言”的学员们带来了第一堂宁波话,为了让大家在今后能够更好地深入学习宁波话,邵老师为学员们讲解了宁波话的由来以及宁波的风俗习惯。“宁波话也是充满韵律的,像唱歌一样,比如来发,米搜西多来,搜米搜西多来,来米搜西多来,发多来,来发来多。”邵老师像唱歌一样讲了一段宁波话,引起了大家哄堂大笑,随后邵老师又解释了这段宁波话的意思:“这是一段叫来发拿棉纱线的对话‘来发,棉纱线拿来’,来发‘啥棉纱线拿来?’,‘蓝棉纱线拿来。’,来发‘不拿来。’,‘来发懒惰’。”解释完后又引起了大家的一片笑声,原来宁波话如此有意思,又加深了大家对学宁波话的兴趣。

  参加此次“阿拉学方言”的陈小利学员表示,自己来宁波许多年,能够听得懂比较简单的宁波话,但是要开口讲还是困难,自己一直有想学习宁波话的欲望,感谢春晓党群服务中心和街道成人学校能够为大家带来这样的一次机会。而街道、社区干部要深入基层,做的是和居民打交道的工作,不会讲“土话”,不仅严重影响正常沟通交流,还让工作服务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基层干部应该主动学会讲“宁波话”,主动融入群众语言系统,以更好地履职尽责。

  据悉,接下来“阿拉学方言”培训班将通过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阿拉学方言”培训。“线上”运用微信打卡,让大家在微信群上通过发语音巩固所学的知识,“线下”通过“阿拉学方言”课堂情景模拟的模式让大家能够开口说“宁波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