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农村社区教育
聂四楼村的“社区学校”
俺聂四楼村的社区学校真好啊,以前我打手机不会拨号,去银行领钱不会签字,这会儿可好,在社区学校培训以后,啥都会了。”3月6日,老汉张明坤高兴地对记者说。张明坤是永城市薛湖镇聂四楼村人。近年来,随着永城市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覆盖市、乡丶村的社区教育三级服务网络。
薛湖镇聂四楼社区学校顺势而为,结合农村实际,按需施教。据介绍,该校以“学、乐、为、教”为原则,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展示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努力造就新世纪新型健康老人。
学校采取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的方式开展教学,为留守老人的互助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提供了便利,深受村里老年人欢迎。记者了解到,聂四楼村是一个拥有2581人的大村,生活在本村的60岁以上的人口有118人。近年来,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空巢老人成为了村中常住人口的主体。手机、银行卡等工具的兴起,国家低保、种粮直补和精准扶贫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使这些老年人因为很少识字和对新事物接受慢等原因,常遇到不会接打手机、不会签字等问题。如何让他们避免没文化等而造成的困扰,酝酿之后,决定开办老年学堂。在全村宣传发动之后聘请了本村小学教师刘美艳和李转任教,买来练习本、笔和书包等学习用品发放给老人。
学校分为两个班,每周六和周日上课。在村干部的发动下,本村118位老人全部参与了上课,其中最大的张爱莲老人已经85岁。上课的主要内容是永城社区大学提供的资源,如数学数字和简单的加减法教学、基本的常用汉字教学及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基本了解和应用以及文明礼仪、养生保健等。因为贴近生活,老人们学得都很认真,一学期之后,学员们大都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
为了激发老人们的学习积极性,今年春节,该校还对学员组织了考试,对成绩优秀的老人发了米油、春联等奖品。“我们村这所老年社区学校,算是开了我市农村老年教育的先河。学校帮助老年人增长了知识,融入了社会,服务社会。老人们带头遵纪守法,推进村文明建设,认真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帮助村里解决了诸多难题。下一步,我们打算多开展一些课程,计划增设阅览室、棋牌室和老年人食堂等,使老年学校成为老年人学习知识的课堂、交朋结友的场所,健身娱乐的阵地,力争办成全市村级样板校、示范校。”聂四楼村党支部书记兼社区学校校长余东升如是说。
据了解,类似聂四楼村这样的农村基层社区教育培训机构永城市目前还有很多,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学习型乡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一定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