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不断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社会治理难度明显加大,如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夯实平安建设基础?近日,记者从吉安市吉州区委政法委了解到,近年来,该区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探索“支部建在小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有效激活了城市基层细胞。
"五级架构"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家里漏水了,楼下邻居要骂人了。”“没事,找杨师傅准能解决。”
家住吉州区香榭丽都的杨胜良在小区里已然成了“红人”。因工作原因,使得他对房屋漏水的处理有丰富经验。在这个老旧小区,这一经验可派上了大用处。
热心、甘于奉献,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一年义务劳动至少200天,杨胜良在小区里颇有威信。而像他这样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党员,在吉州区并不鲜见。
据悉,吉州区根据党员分布、小区结构,按照楼栋相邻、便于党员管理和活动的原则,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在住宅小区里建立党支部、在楼栋里设立党小组、在单元设立党员中心户,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街道社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动态延伸、全面覆盖,为基层社会治理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同时,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标准,通过内选、选派等方式,把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文化水平高、热心社区工作的党员,选为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长和党员中心户。截至目前,该区共成立社区党委20个、小区(网格)党支部305个、特色党小组802个。
“四位一体”创新小区管理模式
记者了解到,吉州区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和党员“主心骨”“领头雁”作用,实施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小区管理服务模式,小区党员主动担任信息员、宣传员、治安巡查员、消防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卫生监督员,上下联动,调查社情民意、收集民情动态,疏导群众情绪,调解矛盾纠纷,民主协商社区事务,共同维护小区的公共利益。积极引导在职党员主动进小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信息平台,以“微信派岗位、党员领服务”工作形式,广泛开展认领服务岗位、认捐公益项目、认交居民朋友;带头讲红色故事、带头移风易俗、带头遵守居民公约、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带头维护辖区稳定的“三认五带头”活动。
目前,吉安市区已有在职党员8000余人到社区报到,开展活动250余次,参加人次3.2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