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市铜官山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报告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宗旨。铜陵市铜官山区金山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常住户6300余户,常住人口17000余人。社区存在困难弱势群体多、待改造棚户区多、不稳定因素多等状况。社区党工委立足实际,找准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的结合点,扎实推进“一站式、进门式、结对式”服务,强化社区服务意识,用温情、温馨服务居民,为全力构建幸福和谐新金山奠定坚实基础。
“一站式”服务,贴近居民提效率。设立了近24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可为居民提供党建、经济发展、文明创建、民政残联、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人口计生等服务,与居民密切相关的事项均可实现“一站式”办结,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办事,通过资源共享、便捷服务实现社区组织和居民“零距离”。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开展“四个一服务活动”,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请坐、一次把事办成”,让社区居民“进门感到亲切、出门感觉满意”。在社区城市生活E站设置了家庭生活指导室、小博士乐园、阅览室、书画室等功能区。让外来务工、流动人员子女每天下午放学后,可以在这里读书、写作业,极大方便他们学习和生活。
“进门式”服务,走访民意促和谐。围绕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班子成员、各网格人员坚持每天深入居民户一次,和居民交流、倾听居民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全面掌握社区居民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确保各类社情民意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党务专干采取“送学”的方式,带着党的政策、学习资料深入党员和居民家中,今年以来赠送学习资料800余册。社区党工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每个双休日到两至三户残疾居民家中,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为30余名残疾居民提供卫生保洁、理发、义诊等志愿服务,点点关爱温暖了残疾居民的心。对年老体弱不便出行的居民,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为他们办理养老资格认证。通过这些“进门式”服务,增进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提升了生活“幸福指数”。
“结对式”服务,体察民情解民忧。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活动开展,按照社区班子成员联系5户,一般社区工作者联系2户的要求,落实联系对象98户,制作《民情联系卡》98份,和这些98户居民结对成为“亲家”,扎实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如市党代表莫青松在走访流动人口王金芳时,得知其夫妻打工收入低,唯一的儿子患有癫痫病,高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一筹莫展的信息后,及时协调社区将王金芳纳入就业援助对象,并对该户家庭结对帮扶。通过“结对式”服务,开辟了一条建言献策、民情收集、矛盾调处的“绿色通道”。今年以来,走访居民群众452人次,接待居民群众来访328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8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