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首次依托大学开设第三年龄教育
2016年10月,佛山市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顺德区北滘镇文化中心举行。今年佛山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增加近200项课程资源,多达1000多项,内容涵盖公益讲座、技能培训、文化活动等,免费提供给市民学习。记者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目前佛山共有户籍老人超过68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17.5%。而佛山每年能够参与教育的老人仅3万多人,仅占4%左右。为缓解老年大学供不应求的现状,佛山有成人高等学校今年首次开设第三年龄教育课程,包括使用手机网购、微信、网上搜索功能在内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学习班成为老人欢迎的热门课程。
新鲜:学校开设第三年龄教育班
记者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启动仪式获悉,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今年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佛山社区大学第三年龄教育正式开班,这也是佛山首次依托大学开设第三年龄教育。
据悉,国外将人生划分为儿童及青少年期、职业及谋生期、退休期、依赖期四个年龄期。其中“第三年龄”指的是退休期,占据人生的1/3。
“新开设第三年龄教育的学习班,也是为了适应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佛山社区大学社区教育相关老师称,该校去年9月加入第三年龄大学联盟,今年正式启动第三年龄教育,目的是为老年大学供不应求的情况补充资源。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开设的第三年龄教育班,目前已经迎来第二个学期,共开设新媒体、英语等7个专业课程,共吸引了280名学生,年纪最大的将近90岁,也有刚退休的“小鲜肉”,学员平均年龄为65岁。
相关负责老师介绍,该校开设的班级对学员仅有两个要求:一是身体健康,能够坚持到校学习;二是根据退休证和身份证,年龄达到60岁及以上。“我们把招收对象也扩大至随子女到佛山养老的非户籍人群。”相关负责人称,开设的班级是公益普惠性质,仅收取100元/学期的学费,目的也是约束报名的老人家尽量按时来上课,不要造成学位的浪费。
揭秘:英语、手机网购等都是热门课
目前老年大学哪些课程最受欢迎呢?记者了解到,以佛山广播电视大学提供的课程为例,唱歌技巧、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均在一开班就爆满了。
“虽然这些课程都是提前摸底,但一些班级的火爆程度也是出乎意料。”佛山社区大学社区教育相关老师表示,这也和佛山愿意学习的老人群体的构成有一定关系。“比如报名学英语班的,很多都是孙子已经在海外,学的就是英语,老人家又想和儿孙交流,所以专门报名去学的。”该老师称,学校开设了两个英语班共招收80人,依然难以满足老人家的需求。
除此之外,电子产品相关的知识也是当下佛山一些老年大学热门的课程。在佛山一所老年大学新学年就开设了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基础班和专修班。其中计算机的基础班教的是老人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学会用U盘、网上搜索、发电子邮件、预约挂号、下载软件并安装以及视频聊天等。而专修班则教老人家使用PPT、QQ电子相册、网上购物。
在智能手机的基础班,老人家需要学习如何用WiFi连接网络,使用微信、QQ交友和GPS导航、扫描二维码。专修班的进阶课程则包括使用支付宝、网购、使用QQ和微信实现手机与电脑无线连接等。
相关老师分析,早些年一些老年大学的体育舞蹈班爆满,学位一位难求,但现在逐渐有降温的趋势,空出的学位也多了,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教会老人家如何使用数码相机、修图、使用手机网购更受当下这一群体的欢迎。据了解,老年大学的这些课程虽然不考试,但会定期组织成果展示。“比如书法和摄影班,班上的老师会组织学员拿出自己的一幅满意作品,参与评选。”
紧俏:学位紧张报班还要“托关系”
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佛山社区大学所做的一份调研显示,目前佛山共有户籍老人超过68万人,而佛山仅有老年大学54所,每年能够参与教育的老人仅3万多人,能够有学习机会的老人仅占4%左右,老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知情人士介绍,除学校本身不够多外,教育资源的不足也和老年大学学员的特点有关。
该知情人士称,一些老年学校规定,老人学习课程通过考核之后,毕业了就不用继续上课,但是不少老人却为了能够在老年大学里多待几年,不惜连续“留级”,有的甚至学一门课程一学就是七八年之久,这也使得学位“固化”,缺乏流动性。
学位的紧俏也导致一些老年大学热门课程出现“托关系”的现象。
“很多老人家喜欢抱团报班,几个好朋友一起,有些班一下子爆满了,所以有不少老人家,还专门找人托关系,看能不能安排一个学位进去。”佛山社区大学相关负责老师称,该校今后也会考虑到老年大学出现学位紧张的特点,将规定课程毕业年限,腾出学位给其他老人,避免“永不毕业”的情况出现。
好潮
老师朋友圈上布置作业
记者了解到,佛山一些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其实不少在退休前就已经是“学霸”,很多来上课的老人家都拥有大专学历,其中也不乏退休的高校教师。
徐婆婆今年67岁,在老年大学学习了10年,而她的老伴在退休后也加入了该所老年大学,两人报了同一门课程,一同上下学,还成了同桌,着实让其他同班同学羡慕。
“我之前读书的时候就学过英语,工作的时候一直有自学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英文教材,所以一开始说老人大学学英语,学的应该是ABC吧,所以没有什么兴趣。”徐婆婆称,但没想到听过两次课后,发现老年大学的老师授课更多是侧重应用的口语,这刚好是她们那个年代学习英语的短板。“一开始可以说连点菜的英语都不会,现在上了几年的课,学会了不少实用的单词。”徐婆婆骄傲地说,之前经常听不懂电台广播里夹杂的英语,但现在听起来完全“好easy”,出去旅行问路也不成问题。几年下来,徐婆婆也成长为班上的学霸。
徐婆婆称,自己在老年大学上课不断接触到新潮的东西,能够跟得上潮流。“我们的老师今年76岁了,是从大学退休的英语老师,她经常在朋友圈上面给我们布置作业。”徐婆婆称,老师看到英文报纸上好的内容,就会分享到朋友圈,让大家跟进学习。
展望
有的学位数增5倍
记者了解到,为适应老年人教育的趋势,今后或有更多依托社区大学甚至中高职学校的第三年龄教育学习班出现。“一些中职学校如果招生生源并不理想,而老年大学的学位又长期爆满,利用这些学校开设第三年龄教育学习班,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相关负责人透露,仅佛山广播电视大学的这一班级,在“十三五”期间,能够给老人提供的学位就有望达到1500人次,是目前的将近5倍。
不过,学校改成老年人大学也并非完全可以照搬原来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施硬件条件上,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以改善。”相关负责老师称,比如该校目前就打算将中专楼改造为教育楼,为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大楼将需要进行无障碍通道改装,也计划加设一个专门的电梯供老人上下,教具和桌椅也需要更换。
此外,老人上学的交通问题同样也要考虑。“但毕竟老人腿脚不方便,如果去较远的地方上课,也限制了他们报名的积极性。”相关负责人称,未来比较理想的模式是在各社区继续开设教学点,目前该校也在惠景城和张槎一个社区就近设置了上课场地,为老人提供方便。而相应的,老人大学将加快教师队伍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