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绘夕阳——广西老年大学助推教育事业发展
眼下已是冬天,南宁的早晨有点冷,但是84岁的周树贤每天穿戴整齐,准时来到广西老年大学上课。
和周老一样,很多老人选择了走进广西老年大学。每天,许多精神矍铄的老人在这里或唱歌跳舞,或吟诗作画,或挥毫走笔,或弹琴练拳,或上网冲浪……
12月3日,广西老年大学迎来建校30周年。30年辛勤耕耘,学校从无固定场所发展到两个校区5所分校,从10个教学班、6个专业发展到168个教学班、21个专业,从413名学员发展到上万名老同志在校学习活动的办学规模,并先后摘取“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
让更多老人“上好学”
广西老年大学创建于1986年。建校初期,学校没有固定场所,只能借用科技馆的两间教室上课,至1994年建成第一栋教学楼,办学才相对稳定下来。
2013年10月,原广西老年大学、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合并为新的广西老年大学,增挂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广西老干部党校两块牌子,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员”,学校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优化,提升了办学效益和质量。
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于2010年拿出两亿元兴建广西老年大学凤岭校区,并在今年9月启用。
凤岭校区位于南宁市凤岭儿童公园旁,占地59.5亩,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设施堪称“区内一流,全国领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袁新立看了凤岭校区后不由感慨地说:“想不到广西党委政府那么重视老年大学建设,这是老年教育发展的福音。”
如今,广西老年大学已拥有园湖和凤岭两个校区,并在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设有5所分校,成为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综合性老年学府。
“跨进校门变年轻”
“学校办学条件好了,我们更要加强软件建设,打造老年大学升级版,跻身全国老年教育先进行列,更好地服务老年朋友。”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广西老年大学校长唐咸仅说。
该校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与高校联合推荐、教师自荐等方式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着力打造一支“乐于施教、甘于奉献、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同时,组建书法、绘画、文史等6个教研室,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开设大批特色专业和品牌课程。今年3月,广西模特协会会长沙小丹受邀到该校办时装模特班,大受追捧。该校太极拳剑专业在今年又办了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吴式太极壮乡绣球3个专业细化延伸班,凸显了民族特色。
目前,广西老年大学已有合唱、舞蹈、彩调剧、书画等23个活动项目,有合唱团、交谊舞团、乒乓球协会等27个活动团队。该校教务处处长张起表示,无论喜欢动还是喜欢静的老年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学习的快乐。
广西老年大学建校30年累计到校参加学习的老年人达5.8万余人,办证参加活动老年人两万余人。
弘扬夕阳正能量
“多彩金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全区性老干部文化品牌。作为此项文化活动的承办单位,广西老年大学168个班、27个专业活动团队更是成为参与的中坚力量,从2013年至今,“多彩金秋”共举办了四届,影响带动全区近10万老同志参加。
该校成立文艺、书画志愿者服务队伍,下基层、进企业、入社区。去年以来,书画研究会在自治区图书馆举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书画展,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传授书画知识,赠送书法作品和春联;合唱团开展“走进社区”活动;彩调团参加“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到“金太阳敬老院”慰问演出……为老百姓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产品。
仅2015年至今年11月底,广西老年大学老同志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33次,参与活动老同志达2500人(次),展示了老年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