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福建:文都桑榆情 夕晖正粲然

来源: 泉州网-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4日

图为老年朋友在上舞蹈课.jpg 

  泉州老年大学现拥有9个系、47门课、144个教学班,所开设的课程充分满足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图为老年朋友在上舞蹈课。 (林劲峰 摄)

台湾师大龚书绵教授慕名来到泉州老年大学求学.jpg

  台湾师大龚书绵教授慕名来到泉州老年大学求学 (老年大学供图)

2014年10月19日,泉州老年大学在与韩国光州老年交流团文化交流演出中的表演.jpg

  2014年10月19日,泉州老年大学在与韩国光州老年交流团文化交流演出中的表演。(陈起拓 摄)

泉州老年大学迎来新一轮发展,图为位于城东的新校舍设计效果图.jpg

  泉州老年大学迎来新一轮发展,图为位于城东的新校舍设计效果图。 (老年大学供图)

南音课为该校精品课程,拥有多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精心教授技艺.jpg

  南音课为该校精品课程,拥有多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精心教授技艺。(老年大学供图)

泉州老年大学积极争取市慈善总会等单位支持。三年来,市、县两级共赠送600多台彩电,树立600个基层老年学校收视示范点,有

  泉州老年大学积极争取市慈善总会等单位支持。三年来,市、县两级共赠送600多台彩电,树立600个基层老年学校收视示范点,有力推动各地老年远程教育工作开展。 (市老年大学供图)

  荣誉榜

  全国先进老年大学

  省一级示范校

  全国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

  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在泉州,许多白发学员“背起书包重操儿时欢”,迈入老年大学重新过上读书生活。在环境优美、气氛宽松的校园里,他们或歌声阵阵、书声琅琅,或吹拉弹唱、笔墨飘香,演绎着精彩的“最美不过夕阳红”。

  30年前,为了让退下来的老同志们在新的环境里找到别样的快乐生活,泉州老年大学应运而生。30年来,泉州老年大学锐意进取、拼搏奋进,办学成效日益显著,我市老年教育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泉州老年大学迎来建校30周年之际,喜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发布,市委、市政府又决定于城东新区规划建设独立的老年大学新校舍,泉州老年教育又将迎来新一轮涅槃式变化和发展。

  老校求知: 这里秋色胜春色

  老年大学是老年朋友的一方精神乐园,只有努力耕耘才有可喜收获。泉州老年大学以教学为中心,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要以党章党规为准绳,严格自己的一言一行,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10月16日,泉州老年大学“时政讲堂”第200期开讲,应邀到场的市领导,为老年大学全体教职员工、老年大学临时党支部党员、时政系学员、部分班级学员代表作了一场内容扎实、发人深思的《遵守党章党规》专题讲座。该校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举办时政讲堂,帮助老同志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时政讲堂的开办得到市委、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有5任市委书记、20多位市领导、50多位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100多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员讲课。

  在学校课程设置上,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泉州老年大学聘请名师授课,创建精品课程。如担纲该校中医保健课的老师是全国第四批著名中医药专家、泉州中医院主任医师苏稼夫,承担国画课的老师是特级教师洪峰,担任南音教学的是由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国家级传承人苏诗咏、黄淑英,国家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一级演员李白燕等组成的超豪华队伍……依托名家办名课,该校逐步推出南音、国画、音乐等若干品牌课程,并将其列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通过精品课程的创建,泉州老年大学教学更加规范,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规范教学,泉州老年大学率全省之先,编成了一套共有35门课程的《泉州老年大学课程标准》,先后编撰出版了《老年摄影》、《老年保健必读》、《中医保健》、《南音》等20多部教材,为教学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满园芬芳: 文坛体苑展新姿

  技术的尽头是艺术,教育的尽头是文化。

  该校充分挖掘和依托泉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唱响先进文化主旋律,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融入文明单位创建中、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中,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校文化标识清晰。该校形成了“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确立了“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校训,确定了校歌、校徽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标识,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文化的气息。

  文化宣传设施齐全。几年来,该校先后改造建设剧场、报告厅、排练厅以及钢琴、古筝等专用教室,每个场馆均配备多媒体设备,在进出门厅设置了LED大屏幕,每个楼层开辟特色文化长廊,展示师生作品、对外交流成果,在各专业教室内张贴励志名言、格言等,并创作了校歌。

  主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泉州老年大学现有专业学会、社团10个,校内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年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庆系列活动、学习成果汇报会,结合节日、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等,组织学员、社团举办诗书画、摄影等各类作品展,编印作品集,举办演唱会、朗诵会、校际社团交流等活动。该校已经形成了一个“制度完善、标识清晰、载体齐全、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能致用:盈枝硕果隐幽丛

  10月15日晚,在泉州市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泉州老年大学合唱团一曲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大合唱《娄山关》,唱出了红军战士在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情景,具有专业实力的演唱极具震撼力,博得了满堂掌声。

  合唱团多年来一直坚持系统训练,先后摘得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第四届国际中老年艺术节合唱比赛金奖,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银奖,全国中老年合唱比赛金奖。合唱团从去年开始连续三次受邀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文联、泉州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欢乐泉州品牌系列活动”,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在“以文强校”的同时,该校大力开展“以学促为”活动。据介绍,仅泉州老年大学艺术团近年来就承办、参与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主办的各类演出活动超过50场次。在不断丰富校内老年学员文化生活的同时,大力开展“泉州市老年大学文化惠民走基层”活动,已累计为社区、农村、部队、企业送去100多台异彩纷呈的节目,进一步活跃和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年,“泉州市老年大学文化惠民走基层”活动还获得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文明办、省民政厅、省环保厅、团省委、省妇联、省文联、省残联联合公布的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殊荣。

  百花竞妍:争创“示范”八闽优

  泉州老年大学与市老教委办公室合署办公。自1998年市老教委成立以来,先后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创建老年教育强市”和全市老年教育发展三个五年规划,组织开展了“巩固年”、“质量年”、“规范化建设年”等十多个主题年活动和六轮市级示范校评审,每年举办全市老年大学(学校)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全市老年大学文艺汇演、书画展评、调研指导、骨干培训等,带动全市基层老年教育蓬勃发展。

  2010年起,依托市委组织部“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2015年年底又借助泉州广电网络(600831,股吧)“泉州老年远程教育”云平台,已开通老年远程教育接收点2275个,参加学习的学员24万多人、近200万人次,已基本实现“泉州老年远程教育”全覆盖,有效巩固和提高基层老年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近几年,市老教委抓住部分中小学合并、党政办公场所搬迁的有利时机,在教育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有356所老年大学(学校)利用合并闲置的中小学校舍面积5万多平方米,有67所老年学校利用旧的办公场所面积19185平方米,大大优化了基层老年学校办学条件。

  目前,全市成立老年教育讲师团119个,有泉州、晋江、德化三所老年大学被评为省一级示范校(占全省一半),鲤城区等6所老年大学被评为省级示范校,20所乡镇老年学校被评为市一级乡镇示范校,41所乡镇老年学校被评为市级乡镇示范校,271所乡镇、村老年学校被评为县级示范校。至2015年年底,全市已建立各级老年大学(学校)2423所,市、县、乡三级建校率达到100%,村级建校率91.7%。在校学员26万多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30%,普及率、入学率居全省、全国前列。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已经成为老年人精神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积极养老的温馨家园,创新社会管理,传递和谐正能量的重要阵地。泉州老年大学还作为福建省唯一一所地(市)老年大学入选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编撰的《地区老年教育的群星璀璨——10所地(市)老年大学纪实》一书,与全国兄弟学校分享办学经验。

  人文架桥: 五洲四海缔友谊

  文化柔而有力,润物无声,在沟通心灵、加深理解、架构友谊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泉州老年大学充分抓住我市作为著名侨乡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的优势,成立泉州老年大学名老艺人地方戏曲传习所和泉州市老人老戏老弦友联谊中心,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积极主动开展对台、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活动。1998年起,学校首办海外班,先后出访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举办过40多场文化教育互访交流活动。

  尤其是泉州老年大学艺术团,这里人才济济,拥有一批从梨园、高甲和木偶剧团退休的名老艺人。他们艺术精湛,在海内外知名度高,影响大,是该校的知名品牌。近10年间,该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达30多次,在加深国际联谊、联络侨亲、沟通乡情、弘扬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充分体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方针,又为社会各界、海内外朋友充分了解泉州开辟了一扇窗口。

  老年人普遍具有思乡情怀,更容易形成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也更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近年来,泉州老年大学以中华文化为基石,以闽南文化为纽带,以文会友,在推动民间对台与对外文化交流上先行一步,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早在2000年,台湾师大退休教授,台湾著名作家、诗人,泉州籍乡亲龚书绵女士,即满怀赤诚爱乡之心,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土。在泉期间,龚教授徜徉在泉州老年大学这个大家庭的欢歌笑语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乡谊,并作为泉州老年大学合唱团的一名团员,远赴江苏无锡参加由文化部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捧获最佳组织奖和演唱铜奖,书写了一段“两岸老人一家亲”的佳话。

  2011年11月,泉州老年大学还成功承办了首届海峡两岸老年教育论坛,拉开了我市老年教育大规模对台、对外学术交流的序幕。“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两岸老人情同手足,希望经由本次论坛能使两岸老年教育互助合作,让两岸老人都能更健康、更快乐、更长寿。”台湾老人社会大学校长潘维刚在致辞中满怀深情地说。

  目前,泉州老年大学已先后与台湾老人社会大学、台南大天后宫、宜兰县南阳义学、新加坡淡滨尼艺术团、韩国光州老年福利馆协会等建立友好关系,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往来互访、联欢联谊活动,既展现了我市老年人热爱生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又把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报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 余清梅 黄炉炜 方琳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