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贵州:思南县“六强六抓”全力推进老年教育事业

来源: 思南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悠悠思南,浩浩乌江。每天早晨,思南乌江河岸就有许多老人在幸福奔跑,一起去思南县老年大学进行早锻炼、练早操、上早课,学校里有的翩翩起舞、有的沉醉在太极中、有的拉起二胡唱起京剧、有的在高声歌唱或朗诵,场面温馨而热烈,老人幸福而开心,令我们十分惊讶,心里不由而然有了敬佩之情。

  这只是思南县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思南县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全县各级部门积极支持老年教育工作,社会各界普遍关心老年教育工作,实现平台得到拓展、载体不断加强、倍受社会关注、多方广泛支持的良好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全县老年教育事业得到良好发展。

  强化基础建设 狠抓网络格局

  老年教育是夕阳工程,更是朝阳事业,更需要示范带动发展。要发展老年教育,必须发展好、建设好县老年大学,才能发挥龙头效应作用。

  成立于1991年4月25日的思南县老年大学,一直坚持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为重点,不断丰富“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内涵,努力丰富和增强办学内涵,不断强化学校基础、制度、队伍、文化、文明、科研“六大建设”,全力打造思南老年教育品牌,推动思南老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012年,该县将原电大教学楼、办公楼调剂给县老年大学。目前,该县老年大学有教室8间、阶梯会议室1间、排练厅1间、办公室9间,有独立的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成为全市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县级老年大学。有教职工5名,外聘教师10名,社会热心文化人士12人,开办有15个教学班,开设文学、舞蹈、音乐、二胡等10多门学科,建有道德讲堂,组建有舞蹈、京剧、合唱团等3个兴趣小组及多个广场文艺队,课堂学员和课外活动团体学员800余人。

  强化乡村建设 狠抓培训学习

  近年来,该县乡村老年大学办学设施大大改善,新增了远程老年教育站点,添置了桌凳、电脑等教学办公设备和健身器材,教学设备相对改善,办公条件大大改变,很受老人们喜欢。

  同时,该县还立足实际,分别在张家寨镇、塘头镇、关中坝街道等25个乡(镇、街道)创建26所乡镇老年大学,创建8个村级老年大学。每所学校管理规范有序,按时开放学,定期开展培训,时常开展活动,共开展培训400余次,培训人数或参与活动人数已超5000人。

  “办了老年大学,就是好。我一天不寂寞不孤单,还能在学校学习很多知识,开心过好每一天。”张家寨镇林家寨片区一名70多岁的老学员说道。

  强化制度建设 狠抓管理水平

  “我们在推进老年教育工作,坚持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办学;坚持制度管人,规范服务行为;坚持科学设置,规范教学秩序,使夕阳红工程健康有序发展。”思南县老年大学校长王儒芳自信满满地说。

  坚持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办学。该县建立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学员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项管理制度,保障老年大学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流程,促进老年大学健康发展。

  坚持制度管人,规范服务行为。该县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服务行为,用制度保证服务质量,做到责任到人协同发展,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严格校风校纪,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坚持科学设置,规范教学秩序。该县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满足学员的多元化学习需要为原则,结合学员层次、爱好开设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到课前有教案、课堂有交流、课后有总结,认真做好校务日志和教学日志,推行“随堂推门”听课制度,真正让广大中老朋友“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强化队伍建设 狠抓科研成果

  近年来,该县多次组织编办、人社局为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进行专题调研。同时,充分运用道德讲堂、职工会等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从县党职校、文联、诗词书法协会、县文化馆等部门中,精心挑选名人、名师在学校任教。

  “只有好老师,才会上好课,才会吸引老人。我们选择老师,要全面考虑综合考察,实现周考核月总结制度,确保课堂质量不放松。”多年从事教务工作的刘芬说。

  学术研究不可少,推动发展是个宝。按照“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把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放在同等地位来抓,遵循“立足校内、自力更生”的原则,从理论的高度探讨老年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出和解决一些前瞻性的问题,不断用新鲜理论指导办学,促进该县老年大学教育逐步上档次、上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把老人们的精彩节目送到全县、全市去,展示幸福夕阳的迷人风采。

  该县老年活动中心主任刘远微说,对老家人说直白一点,就是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敢上台,我们的舞台永远为你敞开,因为生活就是舞台。

  强化课堂建设 狠抓质量效应

  以人为本,“第一课堂”增活力。按照老年教育工作特点开展教学,探索和把握老年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学习快乐,不断增加老年大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创新方式,“第二课堂”添活力。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形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参与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每月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老人们结伴去社区、去乡村、去景点,真正搭建起老年人相互交流、共同快乐的平台。

  主动出击,“第三课堂” 展风采。积极鼓励学员走出去,学为结合学以致用,提倡学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主动出击积极参与“第三课堂”。每逢春节都开展进村入户送文化送对联活动,到特殊学校开展“志愿服务献爱心”活动,多次参加县里活动承担表演方队活动,积极参加县里举行的长跑、自行车等比赛,全面展示“夕阳红”风采。

  强化文化建设 狠抓本土资源

  近年来,该县老年大学坚持立足实际,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求知进取、余热生辉”为校风,“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为教风,“乐观向上、思想常新”为学风,深入挖掘民族、民俗、红色、生态等思南本土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全新的校园文化,创编老年学员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美丽思南、幸福思南”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该县积极宣传各级各部门对学校的关心和重视,社会贤达对学校的支持,宣传学校开拓创新,建设老年人满意学校的具体举措,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校园的温馨和谐及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工作,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认同感,全面提升老年大学影响力。

  近年来,该县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合力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事业,把老年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努力在全县形成“关爱老同志、尊重老同志”的和谐氛围,进一步丰富全县新时代的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思南县老年教育事业能创造令人信服的昨天,也必然能谱写更加辉煌的今天,更能描绘出心驰神往的明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