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群旅游”开启老年新生活
——“养老”变“享老”,生活乐陶陶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退休老人李玲被微信群里的信息吸引: “我们将组织去咸宁泡温泉,费用AA。”她赶紧报了名。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自发组建以旅游为主题的微信群,呼朋唤友 “群旅游”,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全新方式。这样的养老模式既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又是一种新的养老方式。
“群旅游”让“养老”变“享老”
去年,65 岁的李玲加入一个微信群。每周,群里都组织集体旅游。“群里经验丰富的驴友会规划好一切,我们不用操心交通、食宿和行程,只管报名跟着玩。”几次活动下来,李玲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李玲说,群里组织活动都是AA 制,每次人均花费一般几十元至上百元。“‘群旅游 ’都是相熟的群友,玩起来很有趣,费用也划算,还不用担心被强制购物。”李玲所在的这个群均是中老年人。
社会专家指出,社交网络兴起,催热“群旅游”这种集体活动方式,能帮老年人改善老年人与同辈群体、不同代际群体之间的关系。
2007 年从国企退休的张拥军,2012 年加入一个户外群。他说,以前退休在家没事做,把打麻将当“事业”。加入户外群后,张拥军再不痴迷麻将。有时,他也会约上几名相熟的群友,一起爬山、游湖。“现在我成了‘资深驴友 ’。”张拥军高兴地说,有了自己的 “驴友圈”,他找回了存在感。
数据显示,全国60 岁以上老年网民已达2924 万人,占网民总数4%。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积极老龄化”概念,认为老年人不应仅是被动受保障的群体,更应为他们主动享受老年生活创造条件。专家认为,“群旅游”是主动享受老年生活的好方式。
“享老”也需警惕潜在隐患
“群旅游”为老年生活注入活力,但其暗藏的隐患也不容忽视。退休教师郭玉和老伴加入了一个轮滑群,不定期也会组织旅游。今年4 月,群主组织到西藏自驾游。郭玉和老伴后来临时有急事去不了,要求退钱。群主却拒绝。“想着是一个群的,比较信赖,交钱时没要任何凭证,也没留聊天记录。”郭玉和老伴只好自认倒霉。
一位经常组织“群旅游”的群主坦承,虽然“群旅游”深受老年人欢迎,但确实有待规范。他举例说,“群旅游”组织者大多没有导游资质,有些群主偏爱自己开发旅游线路,安全难有保证,一旦遭遇意外,难以处置;“群旅游”是自组旅行团,多数不会与团员签订合同,若产生纠纷,维权难度大。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大金额的资金往来。交钱后,也应及时索要收条等书面凭证,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