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健康:骨质疏松成老年健康隐形杀手

没症状不等于未犯,单纯补钙不能治疗

来源: 扬州时报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9日

   俗话说“人老骨先老”,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的骨折并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可能不小心崴了一下,也可能只是打个喷嚏。老年人易发生骨折,元凶便是骨质疏松,那么到底该如何防治,本期名医在线栏目,我们邀请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刘华根为您解答。

  老年人骨折

  多与骨质疏松有关

  骨质疏松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所谓原发性主要是指由于年龄衰老等因素引起的骨组织退行型病变或骨代谢异常病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和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所谓继发性,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又称脆性骨折,即轻微外伤或无外伤,在低于身高的位置坠落、跌倒而发生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如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下降。骨质疏松患者一旦发生骨折,不但自身痛苦,而且还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骨质疏松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

  没症状并不等于未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终极目标是预防骨折,而达此目标的唯一有效途径是规范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在临床上,骨折既是骨质疏松的后果,也是症状。”医生表示,由于认识不足等原因,很多人在发现骨折后才被检查出有骨质疏松症,脆性骨折成为骨质疏松的典型表现。只要患者有过脆性骨折,均可直接诊断“骨质疏松”。

  尽管骨密度不能完全反映骨强度,但是在目前缺乏对骨质量、骨强度有效检查手段的情况下,骨密度检查仍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常用检查部位包括前臂、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检查T值“大于-1”为正常;“-1~2.5”为低骨量,小于“-2.5”为骨质疏松。医生指出,有几种情况引起的骨质疏松特别容易被误诊,一是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引起的骨质疏松;二是由于素食、日照少等因素致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引起的老年骨软化症;三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该病多发于绝经后女性,男性也有发病。为明确鉴别诊断,对患者除作骨密度检查外,还应做其他检查如X线、血生化等,或请其他专科医师会诊。

  单纯补钙不能治疗骨质疏松

  “虽然一提到骨质疏松,大家都不觉得陌生,但能够真正关注并积极预防、治疗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很多患者认为,骨质疏松就是一个人体自然衰老的过程,不用治,也治不好,这都是错误的。”医生指出,现代临床实践已充分证明,骨质疏松能治。通过规范的治疗,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多数患者骨密度、骨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但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而且能有效预防骨折。

  在中医角度,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黄帝内经》记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髓减,发为骨痿”。中医认为,该病发病主要与肾、脾、肝三脏及瘀、痰等有关。现代临床实践证明通过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施治,能起到多靶点干预的效果。

  医生特别指出,一提到骨质疏松人们往往马上想到补钙,有的人甚至把补钙和骨质疏松治疗画等号。骨质疏松症规范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运动、晒太阳和合理补钙等,补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关于药物治疗,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西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抗骨吸收药,如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二是促骨吸收药,如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氟制剂等,具体情况还是要遵医嘱,切忌擅自用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