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养老院发奖金提醒儿女尽孝?
为鼓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江苏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人民币,下同)现金代用券。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来探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
有养老院发奖金鼓励探视?尽孝需要金钱来买?需要奖金来引导?话不在多在看了这个报道后,感到这个报道有点不可思议。从这个报道上,我们能读到炒作和噱头的味道。明智的人们可以想像,“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人民币,下同)现金代用券”,就算不是代用券,就算是现金,这些钱又能否真的能足够吸引人呢?且,是在两个月内探望超过30次,合计两天就有一次探望,如果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安康,又怎样才能算是探望呢?甚至,有些探望,是否又成了打扰呢?对有些子女来说又是否成了负担呢?如此以来,养老院又成了啥?如果,儿女多的,如此的奖励相比儿女少的甚至是五保老人,这个奖又是否公平或对有些人产生刺激呢?一看就是一个不贴地气脱离实际的煽情剧!
当然,鼓励年轻人尽孝是好的。孝敬老人是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一部分。还当然,孝敬老人不是能用金钱所衡量的,不是金钱能买来的,不是奖金所能吸引来的。有养老院发奖金鼓励探视,会不会有些人为了奖金为了探视而探视?会不会让有些人感到会被误解为前往探视是为了钱为了奖金而感到有压力?会不会因为别人得了奖金,而因为自已确因工作忙而没有探视够次数而感到不正常的愧疚?这个奖,到底是起到了正能量的作用?还是起到了负能量的作用?
孝敬老人,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是那种反哺的本能。奖金和金钱买不来真正的孝,那种强迫的孝只能形式大于内容。固然,子女亲人将老人送到了养老院,也应多加探视,因为亲情不可缺,尽孝不可少。不能因为花了钱给老人们找了一个养老院就什么事没有了,就不用或少去探视与养老了。可是值得怀疑,养老院这么强调子女的探视是为了什么目的。如果,子女们有如此充足的时间精力和条件照顾老有,养老院的存在意义又有多大?他们这么多,是不是在减轻自已的工作量和任务,是不是在自我减责与脱责呢?这种通过奖的方式来促进人们尽孝的做法,脱离的是现实,制造的是噱头,拉大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友情!
孝心岂能用奖金买来!金钱买不来真正的亲情,买不到真正的孝心与尽孝。养老院发奖金提醒儿女尽孝?买来孝心丢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