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
  • |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

养老:空巢独居老人将过亿 养老困局何解

来源: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8日

   近日,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李志宏披露, 2020 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 万,80 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900 万。伴随老龄化进程,失能、高龄、空巢和独居等养老服务重点对象也将大幅增加。

  以空巢和独居老人为例,2020 年将持续递增到 1.18 亿,怎么解决,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且,城市社区与乡村也存在较大差异。

  除了表面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变化,老龄化无疑会给整个社会结构带来实质影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未富先老等现象,加剧了家庭和个人面临的养老风险。如何根据老龄化趋势及时做出应对之策,是当前社会的重要内容。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向运华表示,养老风险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口众多,占比增加,老龄化严重,而且,养老要靠钱,养老金压力日益明显,但是,除此之外,其实老龄化是由一系列更具体的问题构成的,比如空巢老人问题等,除了养老金,更多还涉及养老服务。

  多年来,家庭养老一直是养老的重要方式,极大缓解了社会养老风险。只不过,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家庭规模缩小,“4(老人)+ 2+1(孩子)”家庭模式下的养老压力剧增,一系列与养老相伴随的悲剧越来越多。比如,有的空巢老人去世很久才被发现等。

  向运华说,首先,养老金制度已经逐步建立,但仍有很多亟待完善之处,包括近期引发关注的部分地区养老金入不敷出的争论以及养老金入市等问题。其次,在社会服务以及相关养老产业方面,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体系,更不用说提供优质服务。

  也有学者将养老风险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国家层面,养老金支付、卫生支出以及社会安定等方面的不可预测性;第二,家庭层面,核心家庭面临的经济健康成本及相关机会成本增大,赡养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老年人个体层面,生活、心理和肌体健康等方面面临窘迫境况。但是,不管哪个层面,不能未雨绸缪,都可能带来不断恶化的社会连锁反映。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又具有诸多自身特点,比如,未富先老,人均GDP 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时期的发展水平,同时,社会发展基础也远远薄弱于其他国家,困难必然更大。

  例如,一些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在有些地区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而在有些地区则面临很高的空床率。养老是朝阳产业已成社会共识,但是,向运华说,由于面临投资回报时间长,投入量大,虽然政府也可能有补贴,但毕竟有限,因此,如何有效引进社会资金,需要从政策上给予必要支持,尤其是调整阻碍养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也应该注意规范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避免部分领域的盲目激进。

  向运华建议,对于不同的养老重点对象,应该设计专门的有相应针对性的具体办法。

  向运华说,对于空巢老人,不仅是要给予足够重视,更应该有具体措施,出台政策,加强资金投入等,包括动员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等,形成各方合力。“具体问题的推进还略显欠缺,虽然各地也有不少探索,尚没有足够成熟的做法,社会组织也不是很成熟,整体比较薄弱。”不过,随着各方面的慢慢改进,向运华不认为养老风险会更严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