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了带好娃 祖辈充电忙
——老年大学母婴护理专业连年扩招仍一席难求
近日,天津市老年人大学2016年下学期医学保健系母婴保健与护理专业招生简章向社会公布后,立即迎来报名热潮,四个班160个名额瞬间“秒杀”。校方紧急扩招一个班,但报名人数继续“水涨船高”。花白头发的老人,带着花镜走进课堂,不为别的,就为自家孙伙计能得到高标准、科学含量高的照料。
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于2013年在天津率先开设母婴保健与护理专业,学制半年,以胎儿满28周至新生儿出生7天照护与保健、新生儿期护理与常见问题处理为主要课程内容。该专业开设以来,年年爆满,今年即便校方扩大招生,一个班的名额也立即被“秒杀”。记者在老年人大学看到,招生电话响个不停,到校咨询和要求报名该专业的中老年人络绎不绝。“儿媳预产期是明年4月,娘家是外地的,我这当奶奶的特别紧张,毕竟很久没接触过小孩儿了,再说当年带孩子的方法现在也过时了。”前来咨询的李阿姨说。
同样报名火爆的现象也出现在了和平区老年大学。校方开设的“准奶奶姥姥班”每周三上课,课程内容主要为妊娠期护理、产褥期护理、新生儿生长发育特点、辅食添加、潜能开发等。
“我们已经不断扩招,但‘准奶奶姥姥班’还是资源紧张。”招生办老师介绍。记者在该课堂上看到,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情不亚于高考毕业班。老人们戴着老花镜认真地记着笔记,一节课记十几页的人不在少数。还有的老人带着专业录音笔录音,更有全程录像的。
今年是猴年,受生肖偏好和二胎政策的影响,天津出现了“猴宝宝”扎堆出生的现象。月嫂市场价格攀升,称心如意的月嫂难请,价格动辄上万,老年大学开设的母婴护理班满足了姥姥奶奶们的需求。很多人准备自己拿个“证儿”,不再和家政市场较劲了。
“女儿的预产期是今年11月,我的学习马上就要开始了。”张女士说,老年人带孩子缺的不是力气,而是科学的方式和先进的育儿理念。
社会学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奶奶姥姥走进课堂,反映了市民的养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养孩子不仅是吃饱穿暖,还包括科学理念。如何让孙辈从生命的起跑线上就得到最好的照顾,已经成为50至60年龄段中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