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庭教育做活了
家长说:“如果家长把老师的活儿都干了,还要学校和老师干什么?”老师说:“面对个别家长,你做什么都是错的,他们好像有迫害妄想,总把你当敌人。”
……如今家校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有时关系还真紧张。其实呢,“明争暗斗”真不如“化敌为友”,家校之间化“离心力”、“排斥力”为“凝聚力”,教育往往能事半而功倍,而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咱们的孩子们。在这方面,作为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金阊实验小学始终坚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也尝到不少甜头。
“家长团”:正能量“抱团”壮大
“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金阊实小啊,你是我们孩子进步的乐园……”今年10月,金阊实小又一批一年级孩子入队了,在“养正衣冠”、“朱砂启智”、“授砚立志”、“亲师信道”等活动环节之后,学校“家长团”的成员们齐亮相,为师生奉上一首诗朗诵《沐浴阳光快乐童年》,“家长们自己创作的诗歌,非常用心,让我们老师都挺感动的。”学校校务办公室主任张丽老师介绍说。
像这样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对于金阊实小“家长团”来说已是常态化了。事实上,金阊实小在家校合作,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方面,一直用心探索。早在2011年,学校就获得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家长学校的殊荣。多年来,学校就设立了“家长义工”制度,有余力也乐于奉献的家长会协助学校参与春、秋游的秩序维持、安全护卫和卫生清洁工作。学校还把各行各业的家长“能人”请进校,进行“家长义教”,分享有趣又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如儿童疾病预防、交通小知识、手工艺制作等等。2014年,学校在“家长义工”、“家长义教”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立了“家长团”。通过自愿报名,每个班级有两名热心家长加盟“家长团”“,家长团”由此成为家校开展联合工作的主要力量。“家长有力量,家长有智慧,好家长应该影响更多的家长,我们希望家长‘抱团’传播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把正能量带给更多的家长。”金阊实小校长杨建英说。
“家委会承担的更多的是建言献策的功能;而‘家长团’由有特长有热情的家长组成,以协办各种校内外活动为主,家长和学校的粘合度由此也大大增强。”张丽说。
家风微视频:最亲切生动的家教课程
今年4月,家长团的十位学生家长花费近一个月时间,围绕自身的家庭教育实际,拍摄出8部不同主题的家风微视频。这些视频在校门口电子大屏幕上循环播放,吸引了众多家长、路人驻足观看。8部视频各有特色,如绿色出行、节约粮食、亲子阅读等。家长和孩子自拍自演,均是各自生活的真实写照。“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其实家庭教育更重要,我们鼓励家长行动起来,积极展示并相互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家校沟通。”杨建英说道。
2016年金阊实小成为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一年来,在“家长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积累了最生动的家教课程:“好家风”微视频8个,10个家庭的温馨家庭亲子相册,以及由16个家庭精心设计的家训。“不说谎不做假,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欺瞒别人。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是三(3)班顾安琪小朋友家的家训;“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为前”这是三(5)班王欣怡小朋友家的家训……配合温馨幸福的家庭照片,这些实实在在的家训比硬生生的讲道理显得更亲切、更接地气,也更有说服力。
家校良性互动:用贴心的服务赢得信任
也许有人会问:为啥金阊实小的好家长、热心家长特别多呢?对于这个问题,张丽老师诚恳地说:“无非是将心比心,多想家长为想,多为家长提供服务,赢得家长的信任。有了信任,家校间就能形成良性互动。”
比如,考虑到新生家长往往容易焦虑、不放心的普遍现象,学校专门为低年级家长建立了预约卡制度。“每个学生每学期会获得两张家长预约卡,家长有问题,可以立即预约班主任、任课老师或者校领导等等。”学校还实行“家长督导制”。不久前,一(4)班的10名家长走进了张丽老师的语文课堂。听完课,家长们还要检查作业批改和备课情况,之后家长们和班主任举行一个小小的沙龙,就一些家长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低年级阶段,每个家长都有机会走进学校督导。”
一(2)班的女生小星家长近日也专门向学校表达谢意:前阵子女儿情绪不好,不止一个老师关注到,并联系了孩子的妈妈。老师对学生的呵护是时时刻刻的,学校7位有资质(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可为学生、家长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对于一些学科学习的难点难题,老师会制作微视频,上传QQ和校园网共享,便于家长和孩子学习……“现在的大环境就是焦虑,我们尽可能多给家长一些倾诉、疏导的途径,多提供些高品质的服务,家长为学校贡献了很多,学校也要把正能量辐射回家庭。”杨建英说。
在全市“寻访苏州好家长”活动中学校六(五)班时筠淇妈妈入围了“苏州智慧教子好家长”。她分享自己的“好家长”心得:首先,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是希望孩子发展好,这个出发点是一致的。明确这一点,我们就有了互相理解的基础。第二就是,遇到事情,家长不妨设身处地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观察,这样的“换位思考”特别有益于家校间的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而一旦信任建立起来了,老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孩子就是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