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教育从娃娃抓起
据报道,近日黑龙江省明确了本省的“独生子女护理假”天数。至此,全国至少已有6省份正式出台了此类政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多个省份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既体现了孝老爱亲的道德主张,也为社会更好关爱老人提供了法律保障。百善孝为先,尊敬老人、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加强孝老爱亲教育,培育孝老爱亲美德,是提高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内容,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培育孝老爱亲美德,要从孩子抓起,注重“三结合”。一是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孝老爱亲作为家庭美德,对孩子而言意义重大,家长的责任更大。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原则,把孝老爱亲作为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加以培育,并和家长做好这方面的沟通,在孝心教育上相呼应。二是注重言教和身教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道德品行教育要注重言传身教,表里不一、言行相悖无疑会起到反作用。父母在生活琐事中所体现的积极态度,会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尊老敬老的种子。三是注重知行相结合。培育孝心,家长、老师不仅要把道理讲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更要引导孩子干,让孩子在生活中、在具体行动上切实担起责任,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这样在生活中拓展“孝”的范畴,孩子内心会有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