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的这种教育模式,大家都点赞,秘诀是?
为孩子的明天护航
——华容县家庭教育工作掠影
近年来,华容县坚持把家庭教育放在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统一部署,着力打造示范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基地、青苹果心理辅导站“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新模式,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架起孩子与家长间的“连心桥”
每周三下午,华容县实验初中的综合实践课上总会出现几位特殊的“老师”,他们是学校特邀的家长代表,以“校外辅导员”的身份走进教室、登上讲台,把自己的特长才艺、生活阅历、人生智慧,展示和传授给同学们。
这个名为“卓越家长进课堂”的活动,仅仅是华容县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护佑孩子幸福成长的一个片段。2003年,华容县率先建起了“家长学校”,规定每周日为授课日,对广大家长进行教育培训,真正让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种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也成为该县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和品牌。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省、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15所,家长学校办学面达100%,家长受教育率达95%以上。
2007年始,该县每年还在家长学校中开展“学习型家庭”“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累计表彰“学习型家庭”“最美家庭”229户、优秀家长学员5822人次,评出了优秀家庭教育成果1923件。同时,该县常年聘请县内著名作家和名师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常年巡回授课,参加听课的家长达2.4万人次。不少家长说:“这样的家长教育多搞一次,我们的眼睛就更亮堂一些,我们的心里就更明朗一些,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就更容易一些。”
筑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彩虹家”
每到周末时间,三封寺镇文化站热闹非凡,10多名学生拉二胡、吹口琴、弹古筝,这些学生都是留守儿童。2011年三封寺镇关工委在该镇综合文化站创建“留守儿童艺术培训班”,免费对全镇578名留守儿童开展艺术培训。此举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抹下了浓厚的一笔色彩。
为让每位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该县逐步建立起了以家长或委托监护人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以基层党政机关为主体的组织管理网、以学校教职工为主体的帮助教育网、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的“五大关爱网络”。14个乡镇、7个社区均建立了留守儿童“兴趣班”“培训班”“四点半学校”,每年接待留守儿童1万多人次,真正让留守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彩虹之家”。
撑起孩子心灵健康的“保护伞”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趋势,该县探索建立学校、乡镇、社区村场三级青少年心理辅导场所,保护青少年心灵健康成长。华容一中学生小丽曾经因为父母离异,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该校心理辅导站老师对小丽开展心理疏导,小丽逐渐从阴霾中走了出来,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2012年以来,该县先后在学校、乡镇、社区建起“青少年心理关怀辅导站”“农村心理辅导中心”“青苹果乐园”等青少年心理辅导场所10多处,校园心理咨询室近百个,聘请爱心专家开展“周末有约”聊天活动,累计接待来访家长和青少年600多人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华容县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政府主持、教育主管、关工委主导、妇联主抓、学校主办的家庭教育新体制,家教工作覆盖了全县70%以上的居民。2009年,华容县被授予“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县”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