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检查作业”反思家庭教育缺失
近日,浙江一间小学发出一份公约 《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公约表示:“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取消签名的做法引来当地家长热评,对此,中山的一些家长也有看法。(9月19日《中山日报》)
孩子作业要不要家长签字?回答这个问题,要看家长站在何种角度。如果认为检查作业是老师的事情,与家长没有多少关系,帮孩子签字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多此一举,自然会双手赞成不签字。反之,如果把签字当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是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亲子互动的好机会,就不会认为签字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两种态度,结果相反。此中也可见,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不同认识。众所周知,现代人都非常忙碌,一天24 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忙于生计。与此相对,家庭生活所剩时间极其有限,特别是与孩子相伴的时间,就更加有限。正因此,在有限的时间中,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共享亲子时光,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家庭教育中缺失沟通交流,亲子时光不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里的问题在于,不少家长对此不够重视,甚至浑然不觉,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健康成长会带来什么影响。认为帮孩子作业签字多此一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帮孩子作业签字,不是简单的一签了之,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多此一举。教育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情,更是家长的责任。老师让家长帮孩子作业签字,目的不是为了签字而签字,而是希望家长通过签字,充分利用这一时间,通过检查作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孩子所思所想,通过共享亲子时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
可见,对于“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支持还是反对,关键在家长教育理念。所以,不管是对此支持,还是反对,家长都应该反思,帮孩子作业签字是否一签了之?是否认为多此一举?自己陪伴孩子时间是否稀少?家庭教育中是否缺失沟通交流?反思这些家庭教育缺失,才是家长必须直面的现实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