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弑母”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畸形
39 岁的“啃老族”只要没钱就向母亲刘某索要。 2014年1月份,杨某向母亲要钱被拒,心怀怨恨的她把母亲绑了起来,强行喂母亲喝下水银 。随后,她翻出母亲的钱,带着女儿和尸体一起生活两个多月,后因无法忍受尸体腐烂气味才搬走。因楼内气味刺鼻,邻居报警得以案发。
传统上,人们把经济独立作为一个人长大成人判断的依据,而啃老族生活的主要来源是他们的父母。杨某弑母的案件虽是“啃老族”造成的一场极端个案,但放在中国 现实的社会 背景下,折射出的是“啃老”这一社会病态的愈演愈烈。据统计,中国的城市中,30% 左右的成年人基本 靠“啃老”生活, 65% 以上 的家庭存在“啃老”的情况。“啃老族” 的存在 ,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广度和急迫性的社会化问题,而这问题产生的背后,是畸形的家庭教育。
据杨某说,她曾与母亲多次争吵,母亲还多次拿菜刀打她。可见,杨某的母亲也是一位棍棒教育的信奉者,认为孩子犯了错,就要动手教育一番。事实上,杨某母亲的做法也是现在家庭教育所采用的普遍方式,但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暴力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也很容易带有暴力倾向,更容易通过诉诸暴力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目的。任何一种结果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银弑母”的案件也是如此,我们不将悲剧完全归因于棍棒教育,但棍棒教育影响下的杨某的心理扭曲也不可否认的成为了这起悲剧最大的诱因。
现代社会中还普遍存在另一种完全异于“棍棒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就是“溺爱”。上世纪80 年代,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独生子女这一群体也由此逐步壮大。作为家庭里的独苗,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家长的溺爱之下成长,习惯了依赖,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长此以往,许多独生子女长大进入社会后,会在社会生活过程 中 因强烈 的 心理落差而产生不安全感,难以融入社会和职场,其中的部分人就会选择待业在家,靠父母养活,也就是“啃老族”。家庭教育的畸形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独立性,也使孩子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自我认知,此时,家长如果拒绝了孩子的 “ 啃老 ”,就会损害孩子的 一颗 玻璃心,造成孩子心理 和行为 的偏激, 所造成的极端案件,也已经不是个案 。
“ 啃老族 弑母”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畸形,谋求解决之道,最终还要回归家庭教育的革新,依托于家长们教育观念的转变。